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

发布时间:2021年8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0932  浏览:

【问题】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参考答案】
    ①热爱生活,坚强勇敢,面对厄运和挫折,不消极不屈服,充满信心和希望。②品性清明高洁,受尽磨难,依旧保持。③乐观豁达,超然豪迈,把九死一生的贬谪经历当做一次奇妙的远游。
    【解析】注释中说“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该诗回顾了诗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经历,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
    首联“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还是“苦雨终风”,一片漆黑。连绵不断的雨叫“苦雨”,大风叫“终风”。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在“苦雨终风”的黑夜里不时仰首看天,终于看见了“参横斗转”,于是不胜惊喜地说:“苦雨终风也解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热爱生活,坚强勇敢,面对厄运和挫折,不消极不屈服,充满信心和希望。
    颔联“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此句深层含义是你们那些“居心不净”的小人掌权,“滓秽太清”,弄得“苦雨终风”,天下怨愤。如今“云散明月”,还有谁“点缀”呢?且“本澄清”一句也大有深意,它暗示出诗人品性清明高洁,受尽磨难,依旧保持。
    尾联“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多次死去的意思。“九死南荒”而“吾不恨”,是由于“兹游奇绝冠平生”,看到了海内看不到的“奇绝”景色。把九死一生的贬谪经历当做一次奇妙的远游,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超然豪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压缩文字:航母对来自潜艇的威胁历来特别谨慎,远超过对空中威胁
  • 下一篇:白居易《寒食江畔》尾联说“忽见紫桐花怅望”,请结合全诗分析
  • 【推荐文章】

  •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

    【问题】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概括“经”与“史”的异同。

    【问题】 概括 经 与 史 的异同。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每一点2分。 相同点:(1...

  • 请写出几个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

    【问题】 请写出几个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 【参考答案】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

  • 概括孙悟空三次离开的情节并对其表现进行简要

    【问题】 概括孙悟空三次离开的情节并对其表现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次:...

  • 仿写句子:大海啊!哪一颗星星没有光?哪一朵

    【问题】 25.仿照下面的一组句子,以 祖国 长江 等开头,写一组句子。(4分) 大海啊...

  • 杜牧《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但有

    【问题】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 【最新文章】

  •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
  •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尾联“岂学书生
  • 修改句子:这位同学把收录自己文章的一本作文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周瑜在小乔刚刚
  • 司空曙《江村即事》的题目为“江村即事”,诗
  • 任选两个词写一段话:月亮 狮子 水龙头 知识
  • 期中考试过后,学校要开家长会,请你代学校拟
  • 词,主要是为了配合隋唐时期流行的【 】而产
  • 《碧云寺的秋色》与《故都的秋》都在后半部分
  • 上海浦东金茂大厦是体现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优秀
  • 陆游《嘉川铺遇小雨景物尤奇》颔联和颈联写景
  • 《冬天里的一团火》第④段写道“冰雪是另一种
  • 新媒体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其“进步”主要表
  •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
  • 张渊懿《渔家傲·东昌道中》中,词人在下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