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江畔
作者:白居易 文章ID:50938 浏览:
【原文】
寒食江畔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注]明日是清明。
【注】下邽:在陕西渭南,是白氏家族的聚居地,族人及后皆养于此。
【问题】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描写江畔风景,从嗅觉、触觉、视觉着笔,洋溢着醉人的春天气息。
B.“往年”紧承“帝京”,但未展开,即以“不宜”转折,点出此刻心情。
C.树下闻莺,江头信马,表现出在美景中作者心情逐渐平复、愉悦的过程。
D.本诗中虚实不断转换,曲折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平淡中意味深沉。
10.本诗尾联说“忽见紫桐花怅望”,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怅望”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9.C[C项,“作者心情逐渐平复、愉悦”说法不正确。颔联“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写出了诗人感觉今年的春季和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今年的春天,诗人却遭遇贬谪,心情郁结;接下来,承接颔联的“今日病心情”,诗人在颈联中具体地写到了自己的“病心情”:“沈吟”而立,“沈”同“沉”;“取次”而行,“取次”的意思即是“随意、随便”。即是说,诗人心情郁结,在听到莺声之后沉思站立,之后在江头信马,随意而行,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心情仍然忧伤,并未平复、愉悦。故选C。]
10.[答案]①远离故乡,思念亲人;②遭遇贬谪,远离帝京;③仕途不顺,愧对祖先。
[解析]首先对全诗作整体感知,然后结合中学阶段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歌和白居易的生平,可以大约勾画出诗人“仕途不顺,遭遇贬谪”的生命轨迹。把握住诗歌的写作背景之后,从首联“风景令人忆帝京”和诗人听见莺声后的“沈吟”“信马江头”,随意而行中,可以知道诗人“怅望”的原因之一是“忆帝京”,既是遭遇贬谪,又逢春天,诗人不禁伤感,思忆京城;而尾联中“忽见紫桐花怅望”一句,紫桐花是清明节时开的花,诗人忽然看见了紫桐花开,想起来“明日是清明”,自然而然地思念起家乡的亲人来。再结合注解,知道下邽是“白氏家族的聚居地,族人及后皆养于此”,再结合“今日病心情”一句,可以推断出诗人因为仕途不顺,所以心情郁结,恰好时近清明,诗人在思念亲人的同时,也觉得愧对祖先。根据这三点,整理出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