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和于明朝初期(1405~1433)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创举
作者:未知 文章ID:51243 浏览:
【原文】
(1)郑和于明朝初期(1405~1433)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创举,近百年来中外学者曾对其作过深入的研究,其中2002年的一项“成果”最为新奇。
(2)当年,英国的一位曾担任过潜艇指挥员的业余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声称,他在撰写一本有关“【1421年对全球的重大意义】”的书籍时,得见一幅日期注为1459年的投影图,上面绘有非洲南部和好望角。但是迄今所知,好望角要到1497年才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并纳入航海路线。他说,该图中还有几段以中世纪腓尼基语书写的有关1420至1421年绕好望角到佛得角群岛的航海笔记和一艘中国大帆船的图画,所以判定郑和的船队曾环绕地球航行并发现美洲新大陆。为了证明这一成果,除了上述举证外,他又以天文导航知识发现郑和是借助夜空中的第二亮星老人星绘出航行路线,其船队甚至一度驶近南极。预先定出郑和船队的航行范围后,孟席斯凭此寻找考古证据,并根据他对风和潮水的认识,相信于1421年在加勒比海沉没的是9艘中国古代大船。他指出,若干深海照片显示,沉船压仓物的形状和大小,与最近在菲律宾打捞到的中国宝船内的相同;但他拒绝透露沉船的方位,因为他相信船上仍有珠宝,怕人们前去打捞,妨碍研究工作。
(3)不过,孟席斯的理论总给人“虚拟”的印象。至少,“投影图”未经专家查考验证;其次,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主要活跃在纪元前,到公元前8世纪后,腓尼基逐渐式微,到中世纪,腓尼基语早已成为“死文字”。
(4)当然,孟席斯的理论也很难撼动与郑和随行的马欢写的《瀛崖胜览》、费信写的《星槎胜览》、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以及载于明代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图》的权威性。此图在前三书的基础上绘示了郑和出使西洋各国的航程及经历的地名方位,后经百余年诸多专家研究考订,已将其中主要地名及诸地情形大致搞清楚。
【问题】
14.对全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作为曾经的潜艇指挥员,孟席斯在科学研究中或多或少地带有过去的工作习惯、工作经验。
B.最近在菲律宾打捞出水的载有珠宝的沉船是中国的古船,这一论断已基本上被学术界认可。
C.《郑和航海图》出于与郑和同时代的人之手并载入《武备志》,因此它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D.几部由郑和下西洋的随员撰写的中文史籍基本勾勒出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轮廓,是可信的史料。
15.文章第(2)段中“1421年对全球的重大意义”,这里的“重大意义”指什么?(2分)
答:【 】
16.第(1)段中称孟席斯的成果最为“新奇”,其实不止是“成果”,孟席斯的研究过程也充满了“新奇”。从全文看,孟席斯在科学论证上的“新奇”之处有哪些?请分条概括。(4分)
答:【 】
【参考答案】
14.C(3分)
15.(3分)郑和的船队曾环绕地球航行并发现美洲新大陆。
16.①敢于把未经专家查考验证的投影图当作自己理论的论据;
②敢于把用早已消亡的文字记述后来发生的史实当作论据;
③敢于先下结论(定出郑和船队的航行范围)后找论据(考古证据);
④敢于把未出水的沉船当作论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