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高树鸣蝉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249  浏览:

【原文】
    高树鸣蝉
    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于夏天来说,是蝉。
    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甚众,伤之、甚至厌之者亦不少。古往今来,描述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爱之高洁者如“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歌之清雅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都是因喜蝉声境界高远、卓然遗世所致。但另一方面,蝉鸣又易使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司空曙的《新蝉》堪为代表:“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蝉声就这样来了,又是一年。初夏的蝉鸣带着一丝燥热,渲染着夏的气息。但这时的蝉鸣有一种恬静之愉,无蝉,则如无酒不欢,食不甘味,夏意便少了几分酣畅与淋漓。当是时也,可以簟枕邀凉,蒲扇把风,绿茶啜口,琴书换日,唱山海经,摆龙门阵,逍遥走漫长而烦躁的时光。于这样的氛围里,人是闲适而从容的,甚至可带点慵懒或倦怠———炎炎烈日,或许是老天爷赐予人们的礼物呢。消夏,尽可如斯。
    一出《智取生辰纲》把“公子王孙把扇摇”斥为反角,事实上,若是有条件,农夫何不想如此。周美成《满庭芳》有云“午阴嘉树清圆”,“人静乌鸢自乐”,“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反映的正是普通的人性。这首词的标题也极富意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无想山,什么都不用想,就这样悠闲地度着时光好了。
    蝉有时的确是“无想”的象征。
    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声音不再连在一起,却分隔成数段,也不再嘹亮,有点怯怯的尾巴,这是秋的讯息。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在校园里听到的蝉鸣,是最难忘的。黄昏,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听到蝉鸣,就像电影《苔丝》里见过的场景:安吉尔坐在高处,面向西方,吹奏一曲哀怨的长笛。此时方觉得蝉声竟是如此凄婉,以前在老家从未有如此感受。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绪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寒蝉凄切、冷蝉声残……由夏入秋,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悲秋的传统色彩。如同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此时却是怕听鸣蝉了。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思,越往后,秋蝉、蟋蟀、螽斯这些东西,啼一声,也要令人断肠。
    这样的经历多了,直至熟读了姜白石,心中才始告豁然。白石道人的词句中,笔者最喜欢的,也以为最含深韵的咏蝉句: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寥寥几句,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却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用的是白描,高树、晚蝉、西风,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周围唯有清寂一片。
    无论赞美,还是愁怨,对蝉的百般情结,都化归原本的自然。蝉声终于渐稀,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我们准备好了么?一直呆在高树枝头的蝉,要说再见了。在这段有蝉的长长时光里,我们是否早已宠辱不惊,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不能因我们的由喜转悲,来苛责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西方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恰如法布尔所说,四年泥土下的黑暗,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经历了化蛹为蝶般的蝉是伟大的,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夜蝉之声。暮云四合之时,万籁渐寂,唯有蝉还在沉吟。在浓密的暗夜中,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槃,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
    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叶儿无声地诉说季节的轮回。我们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择高而栖的蝉:年复一年,是它们与我们同在,一起奏响着前方悠远的岁月。

【问题】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直接入题,行文扣住蝉声所包含的无穷意蕴来抒发情怀,结尾既与题目呼应,含义悠长。
    B.异样的蝉鸣,传达的是秋的讯息,这种讯息凄婉哀怨,让人联想到离别与伤逝,觉得有一种清空风格。
    C.作者在文章中把飞花、啼鹃、秋蝉、蟋蟀、螽斯,归为一类,是因为这些事物能够引起人们相似的感受。
    D.原文中“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这句话,表达了要与蝉说再见时,作者心中难以尽数的悲凉、落寞与惆怅。
    E.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抑”人闻秋蝉之声而生愁怨,“扬”宠辱不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18.第⑤段说:“蝉有时的确是‘无想’的象征。”请解释句中“无想”的含义,并指出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19.文中多处引用古典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简要分析。(4分)
    20.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对“它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它们完全值得尊敬”的理解与感悟。(6分)

【参考答案】
    17.(4分)(A)(C)
    18.(4分)蝉代表着一种闲适从容或悠闲逍遥的心境。(2分)如果只答恬静、慵懒倦怠不得分。在结构上,这句话对上面两段有收束或总结的作用。(2分)
    19.(4分)要点:使文章风格典雅,意蕴深厚。(1分)(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即可)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表达效果进行分析。(3分)
    20.(6分)蝉经受了漫长而艰苦的生命历程,完成了生命的蜕变,(实现了生命的升华),享受生命的快乐。(3分,每点1分。)感悟能扣住其中的任何一点阐发,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现在有这么多人写博客,可能和寻求自我治疗有关。科学家以及文字
  • 下一篇:【正宫】塞鸿秋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