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卜算子

发布时间:2021年9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作者:朱敦儒  文章ID:51351  浏览:

【原文】
    卜算子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②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③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①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进逼洛阳,中原大地沉浸在血与火的深渊。作为主战派的朱敦儒也加入了南渡的队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本词便是其南渡词之一。②汀(tīnɡ):水边平地,小洲。③矰缴(zēnɡjiǎo):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问题】
    ①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词情景交融,景词形象鲜明,情词动人心魄,写旅雁如形目前,写遭际如同己出,不愧为咏物绝唱。
    B.词的起句借旅雁南飞,点明季节;借风雨相侵,道出天气,这风雨既是自然界的风雨,也借指如风雨骤来的战争。
    C.“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更显凄凉;“矰缴忧相逼”一句,继上句“苦难亲”,雪上加霜,由此旅雁孤苦无依的险恶处境可见一斑。
    D.结尾续写旅途之远,“云海茫茫”,既指前途茫茫,亦指人海茫茫,一语双关;“谁听哀鸣急!”一句,既闻凄切之音,又道冤情之深,余悲不尽。
    ②本词处处写雁,实则处处写人。透过旅雁的形象,你眼前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请加以描述。(4分)
    ③阅读白居易的诗歌《放旅雁》(节选),回答问题。(3分)
    雪中啄草冰上宿,翅冷腾空飞动迟。江童持网捕将去,手携入市生卖之。
    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见此客鸟伤客人,赎汝放汝飞入云。
    白诗和朱词,都运用了以雁喻人的艺术手法,但表达的主旨不尽相同,试比较分析。

【参考答案】
    ①D
    评分:3分
    ②大批民众背井离乡,颠沛南逃,路上风雨交加。有的人不幸走散,饥寒交迫,前无亲人可投,孤苦无依,后有追兵相逼,困顿不堪。
    评分:共4分。“南渡人多”1分,“天气状况”1分,“走散后的情景”2分。意思对即可。
    ③白诗只是借旅雁的遭遇自伤个人的贬谪南迁,而朱词却是借南飞的失群旅雁为喻,不但倾诉了个人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亡家破的深哀巨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荣辱升沉范畴。
    评分:共3分。共3个要点,每个1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先是莎车①以为汉兵不出,遂降于龟兹,而疏勒都尉番辰亦复反叛。
  • 下一篇:养砚之乐
  • 【推荐文章】

  •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原文】 鹧鸪天 正月十一日观灯 [宋]姜夔①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②未出马先嘶。白...

  • 题大庾岭北驿①

    【原文】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③未已,...

  • 渡江云

    【原文】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

  •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原文】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皮日休(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

  • 游赏心亭①

    【原文】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

  • 九日置酒

    【原文】 九日置酒 [宋代]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

  • 【最新文章】

  • ①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是一场全
  •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
  •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
  • 夜猫子为什么鸣叫
  • A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
  • 【材料一】调查显示,88.5%的受访者注意利用
  • 题大庾岭北驿①
  •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
  • 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互文写天气奇
  • (6)卞之琳《断章》中因“看风景”这个动作
  • (3)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
  • (5)周敦颐《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
  •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