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萧衍《临高台》 沈约《临高台》

发布时间:2021年9月5日  更新时间:2023年12月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382  浏览:

【原文】
    临高台
    萧衍①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高台
    沈约②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
    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与萧衍同属“竟陵八友”。

【问题】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
    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到远方的情人身边。
    C.玉阶通常是古代淑女伫立凝望之所,萧衍用玉阶来暗示自己期望故情人同样满怀思念,为下文“共相忆”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D.两首诗的开头都用“望”字,但两人诗中的“望”字却不同解:萧诗中“望”字做仰望解,沈诗中“望”字却做远望解。
    E.两首诗的结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情人的相思,这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诗歌的穿透力。
    (2)同为登高怀人,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却有一定的差别。请你结合诗句谈一谈。(3分)
    (3)萧衍诗的前两句是如何表现高台之“高”的?请从作品语言或者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AE(选对一项得2分)
    (2)答案示例:萧诗后四句,想象旧时情人也在思念着自己,高台再高、道途再远也不能阻隔他们的共同相思,借此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沈诗“所思”却不一定专指情人,后四句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难以排解的忧愁和无可奈何的情绪。
    (3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一:萧诗前两句连用两个“高”字,用最直白的语言,将高台的雄大气势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示例二:萧诗首句用夸张手法写高台高耸入云,第二句再补充说明高台决然望不到尽头,极言高台之高。
    (3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鉴赏家
  • 下一篇: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