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杨炎正  文章ID:51544  浏览:

【原文】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问题】
    1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
    B.看到江面上芙蓉如被胭脂染过,红艳夺目,词人心中才感觉到真正的快慰。
    C.“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寄寓田园之思。
    D.最后两句写回首中原故土,不禁涌起报国之情,也就暂时放下归隐的念头。
    (2)上片中,作者借文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杨炎正与辛弃疾是至交。有词评家认为,杨炎正的情怀及词风与辛弃疾相类,你如何看待这种认识?结合这首词,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12.(7分)
    (1)(3分)
    B(本题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词人写芙蓉红艳夺目,是以眼前美景之乐反衬个中心绪之愁)
    (2)(4分)
    (本题综合考查古典诗歌作者情感的体察和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第一问:上片表达了作者满怀愁绪(离愁、哀愁、愁思)的心情。
    第二问:举出合理的诗句,1分;结合内容合理进行分析,2分。
    示例:“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万斛”极言愁绪之多,将心中无尽之愁比作千顷江水,化抽象为具体,表现了作者内心离愁的深重。
    以其他诗句为例,解释合理亦可。
    13.(10分)(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明确观点,2分;能结合词句阐释,3分;结合阅读体验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
    提示:杨炎正因未能施展抱负而欲归隐田园,但又心系国家社稷,寄希望于能有机会为国效力,这样的爱国之情与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表达极为相似。杨炎正词中用意象如“斜阳”、“西风”、“暮江”、“征鸿”等,则与辛弃疾词中的“金戈”、“铁马”、“烽火扬州路”有相似处,也是在比较开阔的景物描写中显示出场面的宏大,其词风与辛弃疾的豪放一样富于艺术感染力。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华佗论
  • 下一篇: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有一批才气很高的诗人,被称做“七月诗派”
  • 【推荐文章】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夜泊牛渚怀古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

  • 闲居春尽

    【原文】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原文】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偶来

    【原文】 偶来 顾炎武①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②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

  • 【最新文章】

  •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 ①风俗是什么呢?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又不是
  • 旧燕
  • 有一种瓷器,以一抹纤①(A.qiān、B.xiān)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夜游宫
  • 古渡口,古河州
  • 朴素美在绘画中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中国画的布
  • 说宫
  • 罐头人生
  • 孤独的守望
  • 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也。仕州从事。建武二
  • 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