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踏莎行·山居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张抡  文章ID:51640  浏览:

【原文】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问题】
    12.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②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4分)
    13.古今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秋景的佳句,诗人对秋景的描写也各有千秋。请结合“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一句并再举一个描写秋景的句子,对它们的特色加以赏析。(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12.①(3分)C(“心生悲切,悲喜交加”错。)
    ②(4分)特点:山居生活惬意自在、闲适清闲。(1分)一是以优美旷远,清幽自然的环境来映衬;二是,写与山村田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日常生活来反映;三是写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3分)。
    一是环境特点,二是生活状态,三是作者心境。①生活环境优美如画(旷远、优美、安宁的生活环境;风景如画,置身于如画的自然之中),山中清幽的月色;②有乡村田野之人相伴对酒共话(生活惬意、闲适、清闲)“松醪长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野人清闲的谈吐;③作者山居生活闲适惬意、怡然自得不拘形骸,心境淡泊。
    13.(10分)(第一问:(3分)万、千见壮,丹、碧、黄、幽见色彩,碧云边见旷远,幽岩下见清幽。秋山壮丽,色彩明丽、斑斓绚烂,宁静旷远、清幽,构成一幅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秋山画卷;联系诗词恰当(2分),分析意境(具体、合理)(3分),语言表达顺畅、清晰(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辛巳之秋,牙斯寇边,既饮马于大江,欲断流而投鞭。自江以北,
  • 下一篇:每个人的生命史就像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
  • 【推荐文章】

  • 赠范金卿(其二)

    【原文】 赠范金卿①(其二) 李白 范宰不买名,弦歌②对前楹 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

  • 山行即事

    【原文】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

  • 柏林寺南望

    【原文】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

  • 赠卖松人

    【原文】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②人。 ...

  •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乙】贾生

    【原文】 【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 西郊

    【原文】 西郊 杜甫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

  • 【最新文章】

  • 胡杨祭
  •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 7.下面这则邀请函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处语病、
  • 渔家傲·秋思
  • 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
  • 赠范金卿(其二)
  • 院子里,上官吕氏忍着割肉般的痛楚,从怀里摸
  • 羊皮扇鼓
  • 有度
  • 一位校长对全体学生的开学寄语如下:面对疫情
  • 黄鹤楼
  • 孙期传
  • 老师!老师!
  • 柏林寺南望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