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肖邦之夜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647  浏览:

【原文】
    肖邦之夜
    ①四季之夜,秋夜在北京最美。去年北京的秋夜,因有一夜是傅聪①演奏的“肖邦之夜”,更是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②音乐并非与北京无缘。北京有无数的夜晚,歌吹乐喧,有的是“迪斯科”和伪摇滚,也不乏酒吧的靡靡之音,还有大街上劣质音箱里迸发出的燥热的电子乐声。只是没有肖邦,肖邦似乎在遥远的巴黎或者华沙。
    ③是傅聪①为我们带来了肖邦,从异国他乡,从夜的深处。
    ④傅聪走上台来,一件黑色的燕尾服,和18年前回国演奏时好像没什么两样。他的手指还是那样的美,虽然缠着绷带,却依然柔若无骨,触动琴键时连琴键也变得柔软得如一匹黑白相间的丝绸。我坐在楼上的第一排,他的手指看得格外清楚,清风临水一般掠过琴键,那美妙的琴声便像是荡漾起一圈圈清澈动人的涟漪,偌大的剧场和我的心都被这琴声抚摸得有些湿润了。
    ⑤看傅聪坐在钢琴前弹奏,让我不禁想起了柏辽兹当年看肖邦在钢琴前演奏时曾经说过的话:“他变成了一位诗人,歌颂着自己幻想中的主人公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歌唱着他遥远的祖国。”在我眼中,傅聪和肖邦在钢琴旁叠印着,融为一体。想想他和肖邦共同的身世,萍飘絮泊,浪迹天涯,便越会体味出柏辽兹话中的滋味。
    ⑥说实话,傅聪带来的肖邦的钢琴曲,我有许多的遗憾。我并不大想听肖邦的前奏曲,虽然才华横溢,但怎么也脱不出练习曲的痕迹,是太小的小品。而我想听的那些情爱缠绵、美丽而忧郁的夜曲,他此次并未演奏,比如被誉为“抒情诗篇”的升F大调和降D大调夜曲。但他毕竟为我们带来了那样动听的、明朗而宁静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凝神谛听,琴里关山,梦中明月。还有他年轻时弹奏、得到了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而就此走向世界的、他最拿手的玛祖卡……这就够了,因为它们毕竟都是玲珑剔透的诗。在一个枫树已不再那样火红、银杏已不再那样金黄的“污染”严重的季节,在一个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世界变得王纲解体却王旗频变的季节,一颗赤子之心尚存,一粒诗的种子尚存,不仅保护得那样好,还能让它绽放出如此美丽清新的花朵来,已是实属不易之事了。
    ⑦【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听肖邦,确实能听出美丽与缠绵;但的确也能听出断鸿声远、天涯望尽,听出万里寒烟、一片冰心,听出心律如歌、思念似海……
    ⑧演出结束了,大家拼命地为他鼓掌,他双手抱在胸前深深地向大家鞠躬。
    ⑨那晚的夜色真好,好像真的滤掉了许多喧嚣和浊热,好像真的充溢着几分宁静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远方、在夜的深处有关切的呼唤和等待……是因为有这美妙的琴声,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之中;是因为有“肖邦”向我们走来,用那有些冰凉却柔软的手指,用那善感的心和美好的音乐,将夜色和我们一起拥抱。我知道以后会有许许多多的夜晚在等待着我们,但肖邦之夜并不会多。【许多的美好,就是这样的短暂易逝,却会长久地印在我们的生命里。】
    ⑩回家的路上,肖邦渐远。【起风了,吹起的尘埃飘荡在秋日的夜空,与落叶同飞。】
    1998、10(有删节)
    注:①傅聪,世界著名钢琴艺术家。1959年,因其父傅雷(大翻译家)被划为右派,出走英国,后加入英国国籍。文革期间不能回国。

【问题】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北京的秋夜最美,夜色浸润了作者细腻的心,也为傅聪演奏的“肖邦之夜”,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B、第②段写北京夜晚音乐的喧闹浅俗,为肖邦音乐会铺垫了底色,不仅可反衬其高雅,也表达着作者的好恶。
    C、文中对傅聪“手指”及琴声的描写,优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高超的演奏技巧及其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D、傅聪那晚弹奏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歌颂着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犹如玲珑剔透的诗。
    E、作者以细腻的笔调,将自己对肖邦、傅聪及其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挚爱娓娓道来,行文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17.(1)第⑥段中作者认为“这就够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这里的“情”,指的是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说“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3分)
    18、请赏析文章结尾段中的画线语句。(5分)
    19、本文表现出作者对文化艺术怎样的态度?请你针对作者的态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16.A、D(A项“北京的秋夜……为‘肖邦之夜’平添……温馨”错,应为音乐会为北京秋夜平添温馨。D项傅聪那晚弹奏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琴里关山,梦中明月”,蕴含着的是思乡爱国的情感。“歌颂……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是柏辽兹当年看的肖邦的演奏时说的话。)[本题4分,每项2分。]
    17.(1)降E大调夜曲等也很动听、且玛祖卡是他最拿手的。演奏的曲子都如“玲珑剔透的诗”。在当下文化浮躁的时代,傅聪对古典音乐的坚守,已属不易。[本题3分,每点1分。]
    (2)“情”指的是“美丽而忧郁”的缠绵情爱。因为肖邦、傅聪的个人经历,去国思乡之情是他们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忽略了这一点,就是对他们的误解。[本题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其中“个人经历”1分,“去国思乡之情”1分。]
    18.[本题5分]写秋夜风起,呼应首段的秋夜;构成对比;表达音乐会结束后回到现实文化环境的落寞。(或“写风吹尘埃,暗示低俗浮躁的文化空气还会风靡;呼应第二段对现实喧闹音乐的描述;表达了对现实文化环境的清醒与无奈。”)(3分,每点1分)融情于景;含蓄隽永;耐人寻味。(2分,答出两点即可)
    19.[本题10分。作者看法的概括2分;自己评价的观点1分,论述说理充分5分;语言表达,2分。](注意:评价作者观点,不能一味议论“古典与流行”的问题。)
    作者看法概括及评价观点示例:
    (1)作者推崇以肖邦为代表的古典音乐,否定通俗的流行音乐。我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2)作者热爱傅聪、肖邦代表的高雅艺术,贬斥喧闹浅薄的通俗音乐。我认为,这种态度很有现实意义。
    (3)作者认为现在的文化世界“王纲解体”“王旗频变”,并对此极为不满。我认为他的不满没什么道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许多行业都希望创制出柔软而有弹性的电子产品,但要制造这类产品
  • 下一篇: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年数岁,伯父弘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