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咸阳城西楼晚眺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许浑  文章ID:51790  浏览:

【原文】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久居江苏镇江。②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

【问题】
    13.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
    ②本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诗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法。上面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便具有言外之意,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这种手法在古代诗句中颇为常见,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任选一个含有言外之意的古诗文名句(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外),分析其本意及言外之意。(200字左右)(12分)

【参考答案】
    13.①(3分)D[“莫问当年事”中饱含作者的沉痛,东流的渭水也非“顺其自然”之意,诗人其实希望读者从物是人非中思索历史的教训。“行人”可指友人,也可指诗人自己。
    ②(4分)[答案示例]
    (1)眼前处境之愁(思乡之愁):诗人远离家乡,一旦登高,看到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2)物是人非、王朝衰败之愁:秦苑汉宫的荒芜,展现着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
    [评分标准:点出两种愁,各1分;有分析,且较合理,各1分]
    14.(12分)[答案要点]
    ①本句现多指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比如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等(理解准确,2分)。②另举一例(1分),解释出诗句的本意(2分),分析出言外之意(3分)。③语言表达(4分)。[常见举例又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王国维提到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任意一句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
  • 下一篇:要求创立于两千多年前的二十四节气,至今依旧能与各地气候一一对
  • 【推荐文章】

  • 离亭燕

    【原文】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①冷光相射...

  • 灞上秋居

    【原文】 灞上秋居 唐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

  • 秋晚登城北门

    【原文】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

  • 满路花·仙吕

    满路花①·仙吕 周邦彦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夜深微漏断,行人绝。风扉不定,竹圃...

  • 滁州西涧

    【原文】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 窗花

    【原文】 窗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

  • 【最新文章】

  • 卢程,不知其世家也。唐昭宗时,举进士,为盐
  • 11.简析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
  • 12.结合《曹刿论战》文章内容,说说曹刿的“
  • 13.《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
  • 苏格兰的风
  • 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
  •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
  • 读书之“见”
  •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 23.阅读下面一则通知,完成下列题目。
  •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
  • 泰州道情
  • ①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
  • 烟士披里纯
  • 太阳离我们有多远(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