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如果“桃花源”里没有盐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8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919  浏览:

【原文】
    如果“桃花源”里没有盐
    在当今的世界上,无论你对社会有多么的不满,都别去找什么桃花源,那根本就不存在。
    有一篇散文,那就是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总共不到五百字,内容却妙不可言。
    陶先生讲了这么一档子事:某日,一个武陵渔民出去打鱼,走着走着迷了路,闯进一个叫桃花源的地方,此地与外世完全隔绝,入口极小,进入后就豁然开朗。渔民一眼望去,阡陌交错,鸡犬相闻,风景绝美。这里的居民都是很多年前避难逃进来的,竟然“【    】,【    】”。渔民告知外部世界发生的战乱,居民们“皆叹惋”。渔民大吃大喝数日后离去,从此再也没有人找到过这个地方。
    这篇散文写得十分优美,被列入后代的每一种教科书,几乎人人读过,以之为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如果你问当前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被房价、工作挤兑得喘不过气来的年轻同学们,你最向往的地方是哪里呀?我估计一半同学会异口同声地说:桃花源。
    但是有一个问题:桃花源里的盐是从哪里来的。
    盐是一种资源性特产,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产,如果不吃,就会得软骨病。桃花源里的幸福居民必须要吃盐,如果当地不出产,就必须到外面采购,如果出去采购,就不可能不与外面人打交道,不可能不知道现在的皇帝是哪个。
    因此,建设桃花源的前提条件是,那里得产盐。古代中国能产盐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山西运城、天津塘沽、江苏盐城以及四川成都一带,那里似乎都不可能有桃花源这么隐蔽的地方。
    所以,桃花源必须有盐,而产盐的地方不可能出桃花源,陶先生骗了同学们1600年。
    除了盐,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诠释,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根据陶先生的描述,那里村小民寡,是一个没有工商产业的农耕社会,物质生活非常贫瘠。而且,与外界没有任何的交通、资讯以及商品流通往来,因而,经济发展彻底停滞。
    因此,对桃花源的向往,实质上是一种心理上的返祖现象,若国民经济退回到桃花源的状态,则无疑是一次难以置信的反动。
    那么陶先生为什么那么向往桃花源呢?这又得说到他生活的那个悲催年代。我们这个国家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军暴动,继而引发“董卓之乱”。从这一时间开始,到公元589年的整整4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混乱和分裂时期。翻开这段时间的史书,到处是残酷杀伐、阴谋政变。单说人口一项,东汉末期的公元157年,全国已有人口7200万,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时竟锐减至2400万。到公元300年,人口好不容易恢复到3380万,可是西晋南迁时,汉族人口甚至已不到1500万。
    长期的分裂战乱,在中华民族的国民记忆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而根植下两个传统价值观:其一,在政治上,呼唤大一统的独裁和集权统治;其二,在经济上,向往避世无争的小农社会。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实则是这种社会心理的折射。
    比陶渊明晚100多年的北朝儒生颜之推写过一部流传甚广的《颜氏家训》。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说:最好的生活就是自己耕田吃米,亲手种桑织麻,所有的生活器具,从一只鸡到一头猪,从一把锄头到一根蜡烛,都是能自给自足的,所求于外部世界的,只有盐而已。《颜氏家训》自宋明之后,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可见小农经济在国民中的吸引力。
    写这篇小文,我的心情很矛盾,因为又捅破了大家的一个小梦想。在当今的世界上,无论你对社会有多么不满,都别去找什么桃花源,那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世界只有“蝴蝶效应”,今天中东的油罐爆炸了,明天你家门口的加油站就会涨价。世界需要大家努力去改造,【躲起来,盐也没得吃。】(取材于吴晓波同题散文)

【问题】
    18.写出文中横线处所引用的《桃花源记》原句(2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从历史上看,人们大都向往“桃花源”式的生活。
    B.《桃花源记》文笔十分优美,所以才“妙不可言”。
    C.陶渊明没有考虑到“盐”的问题,并未有意骗人。
    D.“桃花源”诞生于晋代,是因为人口数量的下降。
    E.《颜氏家训》作者推崇“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
    20.概述作者否定“桃花源”存在的理由。(5分)
    21.根据文意,解释文中加点部分的含义。(4分)
    ①返祖现象
    ②蝴蝶效应
    22.文章结尾说“躲起来,盐也没得吃”。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
    18.(2分)答案: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4分)答案:BD
    20.(5分)参考答案:一,盐是民生的必需品,桃花源必须有盐。二,中国产盐的地方都不像桃花源那么隐蔽,不可能出桃花源。所以,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①返祖现象:因不满现实的混乱而向往从前平和、安宁的生活。②蝴蝶效应: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不可能割裂开来,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2.(6分)参考答案:作者认为桃花源仅仅是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实际上并不存在。人应该承认现实,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把自己融入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从现实出发,安排、设计自己的生活,否则只能退回到贫困之中。用“躲起来”表示逃避现实,用“没盐吃”表示难以生存,形象、生动。【评分标准】承认现实,丢掉幻想,融入现实(2分);相反,就会倒退(2分)。形象、生动,2分。意思对即可,可酌情给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笄(jī),《说文》解释为“簪也”,是一种簪发用具。就目前所
  • 下一篇: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