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毕业赠言”流行的针对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157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毕业赠言”流行的针对意义
    刘巽达
    这一阵是大学举行毕业典礼的高峰期,网上“毕业赠言”很流行,而“转载率”最高的,大概莫过于香港中文大学沈祖尧校长的毕业赠言。虽然是几年前的“旧闻”,但这些赠言十分适合当下情境,于是便被传为“新闻”。这也无妨,我们更关注的是它此番流行的原因。
    这个《不负此生》的名篇非常简洁,所以不妨最大限度实录之。沈校长给毕业生未来“不负此生的生活”作了如下描述:首先,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快乐与金钱和物质的丰盛并无必然关系,一个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其次,我希望你们能过高尚地生活。我们的社会有很多阴暗面:不公、剥削、诈骗,等等。我吁请大家为了母校的声誉,务必要庄敬自强,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势的人,也不可以做损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地生活是对一己的良知无悔,维护公义,事事均以道德为依归。这样高尚地过活,你们必有所得。其三,我希望你们能过谦卑地生活。我们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一个谦卑的人并不固执己见,而是会虚怀若谷地聆听他人的言论。伟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巅,他亦会蹲下来为他的弟兄濯足。
    这“三希望”就是沈校长对毕业生的殷殷嘱托。他然后概括之: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
    不厌其烦地引用沈校长的“著名赠言”,是想通过他原汁原味的语言和语气,让读者尽可能地受到感染。通篇没有我们常见的官样用语,没有空洞的词汇以及居高临下的语气,但其所呈现的“主流思想”和“正能量”却是充沛而丰满。其中尤其震撼心灵的,是它的“现实针对性”,这也是它之所以流行的根本所在。沈校长倡导的“简朴地生活,高尚地生活,谦卑地生活”,显然是针对“奢华、卑下、自满”而言的。如今的很多大学生精英,正越来越多地成为钱理群教授形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向往奢华的生活,一心追求所谓的成功,用钱理群先生的话来形容,“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话是说重了些,但响鼓重锤,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国家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假如被视为“精英”的年轻族群,小至“对家庭、对朋友、对健康”,大至“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都无所考虑和贡献,却只是一心精致地盘算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小前途”,这样的“高智商”,于国家和人民何益之有?假如“不负此生的生活”只对应锱铢必较的个人利益,那么这样的“精英主体”,只能给我们堪忧的未来。所以,沈校长的殷殷嘱托何止适用毕业生,也适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以汽车和房子为标志的物质追求不能胜过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这不但是一句“毕业赠言”,更是一杆“价值标尺”。
    (节选自2014年07月21日《光明日报·时评》)
    【材料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问题】
    16.下列各项,不符合【材料一】中沈祖尧校长的希望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书院起初大量藏书,并聚集学者讨论大量学术问题,后来开学授徒,聚众讲学,讨论学术。
    B.天津河东区检察官悉心关爱孤儿,援助涉案弱势群体,帮助在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张广秀身患急性白血病,仍时刻心系村民,想着早日康复后回村工作,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典范。
    D.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17.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沈祖尧校长的“毕业赠言”在网上的转载率极高,人们关注的是新闻本身,而作者关注的则是新闻出现的原因。
    B.沈祖尧校长以《不负此生》的名篇作为给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赠言,表达了自己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
    C.作者用较多篇幅直接引用沈祖尧校长的“毕业赠言”,旨在忠实地呈现出一个老教育家固有的语言和语气。
    D.针对大学生精英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现实问题,沈祖尧校长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三希望”。
    E.作者认为,“精英主体”的素质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沈祖尧校长的“殷殷嘱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
    18.从【材料二】中我们知道,中国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请结合【材料一】中所提的“三希望”来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6.(3分)A
    17.(4分)BE
    18.(6分)(要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3分),其与“三希望”关系(2分),现实意义(1分))
    示例:①“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与“三希望”中的“高尚地生活”一致,是个人道德追求;而“简朴地生活”则是高修养者物质层面的表现之一。②“齐家”就是管理家庭,使其和睦;“治国”就是治理国家,使其安定;“平天下”就是使天下太平。“三希望”中的“过谦卑的生活”,主张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可以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表现。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理想,“修身”是前提,四者缺一不可;“三希望”是当代教育家对年轻一代的嘱托,三者并列,缺一不可。④我们应牢记“三希望”,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一次改变国画命运的艰苦写生
  • 下一篇:天河新话
  • 【推荐文章】

  • 月夜二首

    【原文】 月夜二首 王守仁【1】 其一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

  • 暮过山村

    【原文】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

    【问题】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 生于忧患 的理解...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

  • 题临安邸①

    【原文】 题临安邸①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②...

  • 【最新文章】

  •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
  • 4.请将下面六个句子搭配成完整的三副对联。要
  • 5.根据语境将备用的三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
  •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几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 (2)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
  • 4.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庆祝共
  •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 近年来高颜值“网红书店”不断涌现,猫的天空
  • 起初的祥子把买到新车的日子算作自己的生日,
  • 乾山村的新老师
  •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乙】
  • 行路难(其一)
  • (3)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王适,好读者,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
  •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