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毕业赠言”流行的针对意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157  浏览:86

【原文】
    【材料一】
    “毕业赠言”流行的针对意义
    刘巽达
    这一阵是大学举行毕业典礼的高峰期,网上“毕业赠言”很流行,而“转载率”最高的,大概莫过于香港中文大学沈祖尧校长的毕业赠言。虽然是几年前的“旧闻”,但这些赠言十分适合当下情境,于是便被传为“新闻”。这也无妨,我们更关注的是它此番流行的原因。
    这个《不负此生》的名篇非常简洁,所以不妨最大限度实录之。沈校长给毕业生未来“不负此生的生活”作了如下描述:首先,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快乐与金钱和物质的丰盛并无必然关系,一个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其次,我希望你们能过高尚地生活。我们的社会有很多阴暗面:不公、剥削、诈骗,等等。我吁请大家为了母校的声誉,务必要庄敬自强,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势的人,也不可以做损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地生活是对一己的良知无悔,维护公义,事事均以道德为依归。这样高尚地过活,你们必有所得。其三,我希望你们能过谦卑地生活。我们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一个谦卑的人并不固执己见,而是会虚怀若谷地聆听他人的言论。伟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巅,他亦会蹲下来为他的弟兄濯足。
    这“三希望”就是沈校长对毕业生的殷殷嘱托。他然后概括之: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
    不厌其烦地引用沈校长的“著名赠言”,是想通过他原汁原味的语言和语气,让读者尽可能地受到感染。通篇没有我们常见的官样用语,没有空洞的词汇以及居高临下的语气,但其所呈现的“主流思想”和“正能量”却是充沛而丰满。其中尤其震撼心灵的,是它的“现实针对性”,这也是它之所以流行的根本所在。沈校长倡导的“简朴地生活,高尚地生活,谦卑地生活”,显然是针对“奢华、卑下、自满”而言的。如今的很多大学生精英,正越来越多地成为钱理群教授形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向往奢华的生活,一心追求所谓的成功,用钱理群先生的话来形容,“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话是说重了些,但响鼓重锤,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国家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假如被视为“精英”的年轻族群,小至“对家庭、对朋友、对健康”,大至“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都无所考虑和贡献,却只是一心精致地盘算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小前途”,这样的“高智商”,于国家和人民何益之有?假如“不负此生的生活”只对应锱铢必较的个人利益,那么这样的“精英主体”,只能给我们堪忧的未来。所以,沈校长的殷殷嘱托何止适用毕业生,也适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以汽车和房子为标志的物质追求不能胜过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这不但是一句“毕业赠言”,更是一杆“价值标尺”。
    (节选自2014年07月21日《光明日报·时评》)
    【材料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问题】
    16.下列各项,不符合【材料一】中沈祖尧校长的希望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书院起初大量藏书,并聚集学者讨论大量学术问题,后来开学授徒,聚众讲学,讨论学术。
    B.天津河东区检察官悉心关爱孤儿,援助涉案弱势群体,帮助在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张广秀身患急性白血病,仍时刻心系村民,想着早日康复后回村工作,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典范。
    D.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17.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沈祖尧校长的“毕业赠言”在网上的转载率极高,人们关注的是新闻本身,而作者关注的则是新闻出现的原因。
    B.沈祖尧校长以《不负此生》的名篇作为给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赠言,表达了自己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
    C.作者用较多篇幅直接引用沈祖尧校长的“毕业赠言”,旨在忠实地呈现出一个老教育家固有的语言和语气。
    D.针对大学生精英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现实问题,沈祖尧校长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三希望”。
    E.作者认为,“精英主体”的素质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沈祖尧校长的“殷殷嘱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
    18.从【材料二】中我们知道,中国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请结合【材料一】中所提的“三希望”来谈谈你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6.(3分)A
    17.(4分)BE
    18.(6分)(要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3分),其与“三希望”关系(2分),现实意义(1分))
    示例:①“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与“三希望”中的“高尚地生活”一致,是个人道德追求;而“简朴地生活”则是高修养者物质层面的表现之一。②“齐家”就是管理家庭,使其和睦;“治国”就是治理国家,使其安定;“平天下”就是使天下太平。“三希望”中的“过谦卑的生活”,主张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可以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表现。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理想,“修身”是前提,四者缺一不可;“三希望”是当代教育家对年轻一代的嘱托,三者并列,缺一不可。④我们应牢记“三希望”,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一次改变国画命运的艰苦写生
  • 下一篇:天河新话
  • 【评论列表】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