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4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222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子路曰:“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丧不绝声,遂以存楚,不能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缊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诗》曰:“彼其之子,硕大且笃。”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
    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尾生杀身以成其信,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问题】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    妄:妄想
    B.不能恬贫穷    恬:安于
    C.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    与:参加
    D.我心匪石    匪:同“非”,不是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士有杀身以成仁    ②故杀身以遂其行
    B.①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    ②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
    C.①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②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
    D.①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    ②由其道,遵其理
    11.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呢?
    B.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
    因此一个读书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论事情是难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
    C.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
    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
    D.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一个人能够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与他渡河很难,这就是读书的君子所以超过别人的地方。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勇敢和果断是“士君者”表现出自己操守与品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B.作者用申包胥等三人的事例证明“甘勤苦”、“恬贫穷”、“轻死亡”的人才可以行仁义。
    C.在作者看来,“士之耻”在于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以致正义没有被树立,生命没有显赫。
    D.文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和孔子及其弟子的话,既能增强说服力,又使语言精炼典雅。
    1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二】
    公曰:“何谓士人?”孔子曰:“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
    (取材于《孔子家语》)
    (1)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
    (2)【材料一】中孔子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意思是“如果富贵可以追求,即使是替别人驾驭马车的工作我也愿意去做。【材料二】中孔子说“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意思是“富贵不能对自己有所补益,贫贱不能对自己有所损害,这样的人就是死人,”从以上两句话中,你能看出孔子怎么样的“富贵观”,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9.(3分)A
    10.(3分)C
    11.(3分)C
    12.(7分)
    (1)(3分)所以一个读书人想要照他的理想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先要)不问事情的难和易,然后才能去做。
    (2)(4分)能够不失去自己,这之后才可以共患难,这就是读书人用来超越别人的地方。
    13.(1)公曰:“何谓士人?”孔子曰:“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
    (2)(6分)孔子的富贵观,2分;综合两则材料得出,1分。自己理解正确,言之成理,2分。语言表达顺畅,1分。
    【参考译文】
    哀公问道:“请问什么是士人?”孔子回答说:“所谓士人,他们心中有确定的原则,有明确的计划,即使不能尽到行道义治国家的本分,也一定有遵循的法则;即使不能集百善于一身,也一定有自己的操守。因此他们的知识不一定非常广博,但一定要审查自己具有的知识是否正确;话不一定说得很多,但一定要审查说得是否确当;路不一定走得很多,但一定要明白所走的路是不是正道。知道自己具有的知识是正确的,说出的话是确当的,走的路是正道,那么这些正确的原则就像性命对于形骸一样不可改变了。富贵不能对自己有所补益,贫贱不能对自己有所损害。这样的人就是士人。”
    【参考译文】
    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去没有名义地胡乱送死,怎不让人感到痛苦!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护正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
    子路说:“不能甘愿勤苦,不能安于贫穷,不能轻视死亡,却说自己能行仁义,我不敢相信。”从前,楚国的申包胃站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七夜,痛哭不绝,于是保住了楚国。不能甘原勤苦,怎么能做到这样子?曾子粗布衣裳都穿不上,糟糠做的饭、蔡霍做的菜都吃不饱,如果和他的道义不合即使上卿之官也辞掉。不能安于贫穷,怎么能做到这样子?比干都要被处死了,而劝谏封王更加忠诚,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志向更加昭彰。不能轻视死亡,怎么能做到到这样子?因此一个读书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论事情是难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要使自己成功成名,先要不顾及个人的利和害,然然后才能取得成就。《诗经》上说:“那些人的子弟,身材硕大性情忠厚。”不是忠厚、善良正直的君子,谁能做到这个样子?
    王子比干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忠诚,伯夷、叔齐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廉洁,尾生牺牲自身表现自己的信用,这四个人都是天下最通情达理的读书人,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他们认为正义不树立,声名不显著,是读书人的耻辱,因此以牺牲自身来实现自己的原望。从这点看来,卑贱贫穷,不是读书人的耻辱。读书人所认为耻辱的是:天下推举忠诚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如果忠、信、廉三者兼备于一个身上,名声流传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即使在无道的时代,也不能砧污他。
    那么,读书人并非喜欢死亡而厌恶生存,也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按照一定的道理,尊贵落到自己身上,读书人是不推辞的。孔子说:“如果富贵能够追求,即使是替别人执鞭驾车的事,我也原意做,如果富贵不能追求,还要按照我的意原去做。”这是大圣人的操守。
    《诗经》上说:“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转动;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可以卷起。”这是说不失去自己。一个人能够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与他共患难,这就是读书的君子所以超过别人的地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古代社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 下一篇:读史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