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张元干  文章ID:52475  浏览:

【原文】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干①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②。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③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④,听《金缕》。
    注释:①张元干,南宋初爱国词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向金屈辱求和,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字邦衡)因上书请斩秦桧,被贬为福州签判。绍兴十二年,胡再遭迫害,被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编管。时张元干寓居福州,作《贺新郎》以送胡铨,后因此词而被捕下狱,并被削职为民。②故宫离黍:旧时宫殿长满荒草。③耿:明亮。④大白:酒杯名。

【问题】
    17.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底事”,即何事、为什么,冠领以下三句,是作者伤心的疑问;“昆仑倾砥柱”,指遭逢地震这类的自然灾害。
    B.“更南浦”二句,始入送别正题,将送别场面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突出了送别的意义,充满悲壮感。
    C.“目尽”二句是说:我们关注的是天下古今大事,怎么能象小儿女那样只顾个人的恩怨呢!
    D.这首送别词与通常婉约之作迥然不同,满纸忠愤,慷慨悲凉,具有震撼心弦的力量。
    18.下列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与“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19.结合整首词,具体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

【参考答案】
    17.(3分)
    【答案】A
    是悲怆的质问;“昆仑倾砥柱”,喻指北宋的灭亡。
    18.(3分)
    【答案】B
    “九地黄流乱注”,是说中原沦陷,有如黄河泛滥;“聚万落千村狐兔”,以狐兔喻敌人,写金兵横行。
    19.(5分)
    【答案】(答出一点给1分,给到满5分为止)
    ①对沦陷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深切思念。
    ②对沦陷区惨遭金兵铁蹄践踏悲惨景象的极度悲愤。
    ③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求和苟安的责问与抨击。
    ④对自己长期报国无门、渐至衰老的悲怆。
    ⑤对好友胡铨一再遭受迫害而不平。
    ⑥对胡铨前途命运的牵挂与担忧。
    ⑦对挚友面对厄运的支持与激励。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绍兴七年,(岳飞)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
  • 下一篇:“三山五园”是对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总称,这种说法
  • 【推荐文章】

  • 夜过邵伯湖

    【原文】 夜过邵伯湖 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

  • 绝句

    【原文】 绝句 石懋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②,去日飞毬③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

  • 秋兴八首(其五)

    【原文】 秋兴八首①(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

  • 落叶

    【原文】 落叶 吴嘉纪①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

  • 月夜忆舍弟

    【原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

  • 遇旧友

    【原文】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

  • 【最新文章】

  • 咏竹
  • 7、愁是抽象的感情,表达有许多愁不可明说,
  • (甲)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乙)暮热游荷
  • 鹰志
  • 4.在翁卷的这首诗里找一个短语作为诗的题目,
  • 5.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
  • (5)古诗词中有不少蕴含哲理的句子,请写出
  • 人生总有不如意,但很多文人墨客在面对失意时
  •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
  • 15.邹忌成功地劝谏齐威王,原因是什么呢?他
  • (2)“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
  • 今年五月,我市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胜利
  •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乙】从山门右折
  •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
  • 李林甫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