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盼雪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张炜  文章ID:52507  浏览:

【原文】
    盼雪
    张炜
    ①一个无雪的冬天,会令人感到尴尬。该冷的时候不冷,四季不再分明,大自然也写出了荒诞的一笔。
    ②下雪吧,让洁白的绒毯铺盖大地,以这个节令独有的方式去温润人心、安定人心。
    ③雪可以擦洗世界,所以你总是能够在雪后看到一方更加碧蓝的天空。一只狗走向原野,小鸟在落满雪粉的枝丫上俏立。大地恬然入睡,万物陷于默想。姑娘歌唱了,红色的围巾松松地包在头发上。你相信雪的下边是一片翠绿吗?紫色的地黄花儿将开放,墨绿的叶面上留着雪痕。一个干练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呼出了白气,那白气像他写出的一行诗;他的头发也是银白的,他的黑呢大衣多么庄重。
    ④老人缓缓地行走,拐杖提离地面。他走过的岁月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冬天?不记得了。他只记得在雪地上、在雪松的后边,他第一次吻一个姑娘的情景。那时他们都年轻,厚厚的雪使他们的脚陷了下去。
    ⑤雪的世界,一个多么适合思索和回忆、追忆和遐想的世界啊!【浑浊的思绪被沉淀了,人心像白雪一样安静。】我们的流逝的时光,我们的没有留下痕迹的一串连一串的脉音,这时一齐涌到眼前、耳畔。
    ⑥你见过人们借助一副滑雪板飞速穿越雪地的情景吗?那有多么帅气。还有,迷人的雪雕、娃娃们的同样稚拙的雪人......这一切奇迹都被白色的调子统领、概括了。
    ⑦人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有了病痛的时刻,往往被抬进医院——那里有什么特征?那里会有一群群身着白色长衣、头戴白帽的人,有白色病床、白色被子......他们以这样的颜色挽留生命,唤起对生命的记忆。白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缓解与诊治,又给了人多少安慰和信任呢?白色,白色,活动着、沉默着的白色......它与雪的联想,它与一个生命的关系的联想,就这样发生着。
    ⑧下雪吧,下雪吧。
    ⑨可不巧的是我们又走进了一个无雪的冬天。
    ⑩大雪哪儿去了呢?问爷爷们,他们也在摇头。大雪到底哪儿去了?如果连我们这个湿润的半岛也缺雨少雪,其他大陆又怎么熬?下雪吧,下雪吧。再让人骄傲地头戴翻皮帽走上一遭吧,再让真正的寒冷像过往的大雁一样降落一次吧。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太阳和地球在挺好地运转,一个接一个的明天还将没有尽头。我们会信任时光、日月这一类永恒的东西,安然自如而不是匆忙慌促地去干手头的事情。
    ⑾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寻根底。不错,现代科学已经告诉了大家,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毁掉了正常的自然循环。因此我们要忍耐一个又一个无雪的冬天。空中烟尘弥漫,人们咳声不绝。仰望天空,立刻有一粒微尘落入眼内。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而我们拿出家中千万片抹布也做不到。下雪吧,下雪吧。大雪是老天爷手里的抹布,它一会儿就能把天空擦得瓦蓝锃亮。
    ⑿下雪吧!
    (有删节)

【问题】
    15.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所描绘的一场大雪后的冬天景象,既有冬季枝凋叶败、满目萧条的一面,也有透明洁净、蕴藏生机的一面,这样的雪景才符合作者理想中冬天的特性、冬天的概念。
    B.由雪花的洁白联想到医院里“身着白色长衣、头戴白帽的人”,以及“白色的病床”、“白色的被子”,作者这种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意在说明纯粹洁净的环境能给困难心灵以安定。
    C.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结束了有关“雪”的遐想,将神游于万仞的千丝万缕重新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去直面又“一个无雪的冬天”,最后在颓丧与伤感中收束全文,首尾照应。
    D.作者在行文中多次发出“下雪吧”的呼唤,紧扣了“盼雪”的标题,体现出他希冀找到一个如雪境般纯粹的现实世界和安宁闲适的内心世界的愿望。
    E.这篇散文在结构上多处采用了现实与联想的双重时空结构,而现实与联想时空的切换又伴随着作者情感思绪的起伏波动,这样也就形成了本文跌宕起伏的行文特点。
    16.“无雪的冬天”为什么是大自然“荒诞的一笔”?作者以大地“无雪”开头,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17.第③段作者所描写的雪天的景象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答:【    】。
    1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盼雪”原因的理解。(6分)
    答:【    】。

【参考答案】
    15.AC(4分)
    16.答:因为在作者眼里,“无雪的冬天”打破了大自然四季的界限,使四季显得不再分明,所以“荒诞”。(2分)作者以大地“无雪”开头,既紧扣标题,反衬出他期盼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降临的强烈愿望,同时又引出下文所描绘的理想中那色彩缤纷、充满生机的雪景。(4分)
    17.答:第③段对雪后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景物的色彩美,体现出大雪覆盖后大地所独有的勃勃生机和生命情趣,为下文由雪所引发的诸多美好联想和想象作了必要的铺垫。(5分)
    18.答:作者“盼雪”是因为:①对人类无节制破坏自然所造成的季节紊乱表示不满和厌恶;②盼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如雪境般洁净宁静的现实世界中;③表达了对浮躁功利心理的拒绝,希求能够获得一份如雪境一样处变不变、安之若素的心境。(6分,答对一条给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春日忆李白 天末怀李白
  • 下一篇:登岳阳楼 登楼
  • 【推荐文章】

  • 念奴娇·自述

    【原文】 念奴娇 自述 【明】高启 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戊辰即事

    【原文】 戊辰即事① (宋)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

  • 古城春望

    【原文】 古城①春望 [明]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 咏怀

    【原文】 咏怀 阮籍①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

  • 【最新文章】

  • “刷子李”“张大力”均为当代著名作家【 】
  •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 番茄拥有双重身份
  •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 新与旧(节选)
  • 商鞅(选段) 这错不该犯
  • 时尚减肥“轻断食”
  • 当代文学创作的“轻”与“重”
  • 宁古塔的塔
  •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
  • 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
  •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是1912年
  •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引发了业界人士
  • 圆明园的毁灭
  • ①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