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红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日
作者:苏轼  文章ID:52564  浏览:

【原文】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问题】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情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C
    (2)A
    (3)第一问2个要点。
    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
    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
    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
    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
    ③“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江楼旧感
  • 下一篇:示秬秸
  • 【推荐文章】

  • 苏幕遮

    【原文】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 十五从军征

    【原文】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

  • 碎砚诗

    【原文】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③;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

  • 5.九(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

    【问题】 5.九(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欢非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少。为吸...

  • 陋室铭

    【原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

    【原文】 水调歌头 和董弥大中秋【1】 朱敦儒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

  • 【最新文章】

  • 江楼旧感
  •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
  • ①清早,你准备驾车上班的时候,不需要钥匙,
  • 农具的尴尬
  •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
  • 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
  • 给记忆一个座架
  • 催租行
  • 规则意识的培养
  • 感应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九(1)中队结
  • 苏幕遮
  • 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