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越州鉴湖图》序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作者:曾巩  文章ID:52586  浏览:

【原文】
    《越州鉴湖图》序
    曾巩
    鉴湖,一曰南湖。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之田九千顷。繇汉以来几千载,其利未尝废也。宋兴,民始有盗湖为田者。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千余户,为田七百余顷,而湖废几尽矣。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自此以来,人争为计说,可谓博矣。朝廷未尝不听用而著于法,故罚有自钱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万,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谓密矣。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废,其故何哉?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近世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举事而乐因循。而请湖为田者,其语言气力往往足以动人。至于修水土之利,则又费材动众,从古所难。则吾之吏,孰肯任难当之怨,来易至之责,以待未然之功乎?故说虽博而未尝行,法虽密而未尝举,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
    今谓湖不必复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夫湖未尽废,则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众人之所睹也。使湖尽废,则湖之为田者亦旱矣,此将来之害,而众人之所未睹也。故曰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实知利害者也。谓湖不必浚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也。夫以地势较之,壅水使高,必败城郭,此议者之所已言也。以地势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旧;不失其旧,然后不失其宜,此议者之所未言也。故曰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而又非实知利害者也。
    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与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取材于曾巩同名散文)

【问题】
    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繇汉以来几千载    繇:通“由”
    B.然自此吏益慢法    慢:傲慢
    C.孰肯任难当之怨    孰:谁
    D.曰益堤壅水而已    益:增加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以待未然之功乎    去以六月息者也
    C.说虽博而未尝行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不失其旧    则或咎其欲出者
    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
    凡是越州东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
    B.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每年雨水少时,农田还没有出现干旱现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C.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
    (制定的)法令不够完善,而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占了上风
    D.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
    13.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熟语或成语。(3分)
    在本文中,作者驳斥了“湖不必复”“湖不必浚”两种错误论调,认为“谓湖不必复”“谓湖不必浚”的人都具有①的特点。作者看到危害,力主治湖,可见他具有②的特点。
    14.文中说“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请概括此句中“是”所指的具体内容。(5分)

【参考答案】
    9.(5分)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与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10.(3分)B
    11.(3分)C
    12.(3分)C
    13.(3分)①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②目光如炬、高瞻远瞩(意思接近即可)
    14.(5分)
    官吏执法不力,得过且过;官吏因循守旧,好逸恶劳;请湖造田者能言善辩,辞令动人;兴修水利耗费资财,兴师动众,没有官员愿意承担。
    【文言文参考译文】
    鉴湖,又称南湖。汉顺帝永和五年,是会稽太守马臻开凿的。距今已有九百七十五年了。鉴湖方圆三百五十八里,凡是越州东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鉴湖能灌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的农田九千顷。从汉以来近一千年,鉴湖带来的好处没有间断过。宋朝建立后,开始有百姓私自围湖造田。在这时候,三司和转运司还发下文书严厉地责成州县,让他们将田地恢复为湖泊。然而从这以后官吏越来越怠慢法令,而违法的百姓也渐渐多了起来,到了治平年间,私自围湖造田的共有八千多户,造田七百余顷,而鉴湖淤废得也快完了。每年雨水少时,农田还没有出现干旱现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从那以后,人们争相献计献策,建议可以说是够广博了。朝廷也不是没有采纳而写进法令,所以罚金有从三百贯到一千贯,又到五万贯;判刑有从打一百杖直到服劳役二年,条文也可说是够严格了。然而占湖造田的并没有停止,而是愈来愈多,湖没有加以疏凿,而是愈来愈淤废,其原因是什么呢?有法令不执行,而得过且过的习气占了上风。现在天下安于累世承平的局面,在位的人对兴办事业很慎重,而喜欢遵循旧法。而请求以湖造田的人,他们的言语气势又往往足以打动人。至于说兴修水利,又是耗费资财、兴师动众的事,从古以来就是很困难的。那么我们的官吏,谁又愿意接受那难以承担的怨恨,招来很容易临头的责骂,而去指望那未必能实现的功劳呢?所以建议虽多而并没有实行,法令虽严而并没有执行,造田的人之所以一天天增多,鉴湖之所以一天天淤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啊。
    现在那些认为鉴湖不必再恢复的人,理由是围湖所造之田的收入已经很多了,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目前湖还没有完全荒废,湖下的田已出现干旱,这是眼下的危害,也是大家所目睹的;假如让湖完全淤废,那么占湖开的田也就要发生干旱,这是将来的危害,是大家还没有看到的。所以说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懂得利害的人。那些认为湖不必疏凿的人,说是加堤蓄水就行,这是一些诡辩家在为喜欢听偷懒应付的人说话。以地势考察,蓄水使水位增高,必然要毁坏城市,这是建议的人已经说到了的。又以地势考察,疏凿湖底使它加深,然后才不失去它原有的规模;不失原有的规模,然后才不失去它相应的作用,这是建议的人所没有说到的。所以说,这是一些诡辩家在为喜欢听偷懒应付的人说话,他们也不是真正懂得利害的人。
    我最初蒙恩做越州通判,向人们问起鉴湖的废兴情况,没有能说出利害实情的人。等到上任,然后向两县查问鉴湖的地图,向州与河渠司查问有关鉴湖的书,直到再实地考核而绘成图,悉心研究而编成一书,然后鉴湖利害的实际情况便明确了,所以作这篇序加以论述,希望让为鉴湖谋划的人有考核的依据。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自1905年张謇筹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中国博
  • 下一篇: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 【推荐文章】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

  • 观魏博何相公猎

    【原文】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

  • 清平乐

    【原文】 清平乐 张炎 【序】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

  • 春夜别友人

    【原文】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

  • 野渡

    【原文】 野渡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

  • 水口行舟

    【原文】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

  • 【最新文章】

  • 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使并州,接境诸
  • 4.书法是独特的汉字艺术。欣赏启功的书法作品
  • 5.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对联涉
  • 你还能想到哪些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文?请写
  • 人类和其它生物都生活在一个相生相克、相互制
  • 折断一半的苹果枝
  • 法海寺的明代壁画,是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之一。
  •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①(A.guā
  • 社戏
  • 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
  • 贾涉,字济川,天台人。以父任高邮尉,改万安
  • (3)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
  • 九年级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