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来鹄《鹭鸶》 刘象《鹭鸶》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640  浏览:

【原文】
    鹭鸶
    来鹄
    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鹭鸶
    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①清软冷接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②,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③凰别苇丛。
    【注释】①顶丝:头顶上细长的羽毛。②紫阁:指鹭鸶居所。③鸾: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问题】
    1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诗均在吟咏鹭鸶中寄寓情怀,来诗聚焦于一幅画面,刘诗则描绘了多个情景。
    B.来诗一二句描写鹭鸶依傍清波、翘足独立、凝神静思的神态,引出后面的议论。
    C.刘诗开篇赞美鹭鸶的品质,中间两联运用拟人、烘托等手法来塑造鹭鸶的形象。
    D.刘诗以“摩霄”“苇丛”表现鹭鸶的生存环境,用“会”字强调其实现愿望的信心。
    16.刘诗额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唐庚《春日郊外》)
    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
    17.来诗和刘诗笔下的鹭鸶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    】,②【    】”,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    】,锦鳞游泳”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④【    】,⑤【    】”以鸟鱼对举,赞颂生命的蓬勃自由;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⑥【    】”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参考答案】
    15.(3分)D
    16.(3分)C
    17.(6分)参考答案:
    (3分)来诗塑造的鹭鸶表面悠闲、实则有较强的物欲追求。前两句写鹭鸶仪表不凡(袅丝翘足)、洁净悠闲(傍清澜,伫思),三四句用“若使”把寓意点破,鹭鸶“消尽年华”、全神贯注,原来是在思考谋取眼前之物。
    (3分)刘诗描绘的鹭鸶是个胸怀高远、潜心修炼、不甘寂寞的形象。如颈联写鹭鸶经常飞出低矮的巢穴面向高空凝视,尾联直接点出鹭鸶拥有冲天的志向和高飞的信心,现在不过是在潜修羽翼、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评分标准:来诗中的鹭鸶形象若答其它,酬情给分。
    18.(6分)①杨花落尽子规啼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③沙鸥翔集
    ④鹰击长空
    ⑤鱼翔浅底
    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袁先生传
  • 下一篇:吟唱
  • 【推荐文章】

  • 回乡偶书

    【原文】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梅花

    【原文】 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

  • 临江山·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原文】 临江山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

  • 寒食

    【原文】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勘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

  • 虞美人

    【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 霜天晓角

    【原文】 霜天晓角 (南宋)高观国 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处、几...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9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
  • 鼓岭遇雨
  • 《白鹿原》是一部亦因亦革、继往开来的现实主
  • 【甲】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
  • 读书人是幸福人
  •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乙
  • 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
  •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
  • 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
  • ②《红星照耀中国》中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
  • ⑤孟子心中的大丈夫形象是“【 】,【 】,【
  • 古典之殇
  •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般人最
  •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
  • 沉醉东风·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