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中国大气污染加重,雾霾覆盖面不断增加,出现时间不
作者:未知 文章ID:52648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2011年以来,中国大气污染加重,雾霾覆盖面不断增加,出现时间不断增长,程度不断加深。有关研究表明:中国近些年大气污染加重的直接原因在于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其集聚程度上升;在工业化速度快的地区,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工业烟尘等)是最大的污染源。
工业废气产生量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几个省市。2013年,工业烟尘产生量排名前五的是河南、山东、山西、河北与江苏。工业二氧化硫产生量前六名是山东、内蒙古、江苏、山西、河北与河南。2013年12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中国雾霾严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河南、山东等地区。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除了气候干燥之外,与工业废气污染源过于集中有很大关系。在低级与副省级城市的工业烟尘产生量排名中,河北的沧州、邯郸与石家庄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与第六位。中国雾霾严重的地区分布与工业废气的地区集聚、城市集聚状况非常一致。
导致中国城市工业废气集聚的原因很多,其中,非均衡的工业化是中国城市工业废气集聚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非均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工业化的地区不均衡——不同城市与地区之间工业化进程与速度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城市与地区已经完成工业化(如上海、北京等城市),有的处于工业化后期(如武汉、郑州等诸多省会城市),有的尚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如贵州、云南等落后地区的很多城市);其次是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均衡——包括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过度发展,技术含量低、粗放式发展的工业比例过高等。
工业化未完成阶段,工业化的地区不均衡会使得资金、人口与制造业向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和地区集中,从而导致工业污染源与废气产生量日益集中。工业化的结构不均衡则加速了工业废气集聚过程,使得工业废气集聚更为迅猛,很容易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导致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尤为担忧的是,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化的城市通过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等措施不断降低工业废气产生量,但被调整下来的污染型企业与工业却源源不断地向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城市转移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导致工业废气集聚程度居高不下。
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化工阶段下半场,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如何想方设法走工业化均衡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废气集聚的严重状态,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取材于李佐军,盛三化《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加重的关键原因分析》)
材料二
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引起了中国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也加速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进程。1987年制定和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虽然1995年和2000年两次修改,但其立法甲(滞后/落后)性日益突出,甚至存在立法空白。如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不够健全:很多创新性的制度措施未能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缺乏明确的规范、指引;还未考虑到与其他环境要素保护法律之间的衔接、配合,缺乏系统性等等。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这是该法施行的第三次修改。虽然草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但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宗旨等问题上,学界还是存在争议的。从学理上分析,修订宗旨应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将《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为大气环境治理领域的基本法。综观草案,其修订仍然以污染防治为导向,鲜有涉及大气环境保护的规定。但从科学的原理上看,该法在修法思路上应实行综合性清洁空气立法模式,在预防、治理大气污染之外,通过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以促进大气环境控制质量的保护、乙(改变/改善),保障公众健康。
第二,以日益严峻的新型大气污染问题作为修法的实践导向。2000年修订防治法目的还只局限于及时治理日益严重的烟煤型污染,新时期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出多种污染物共存、多介质影响等复合型特征,草案修订应加强多源头的治理,并对频发的雾霾天气及跨区域型大气污染等问题予以有效回应。
第三,强化政府大气治理责任,增加企业违法成本。以往大气污染防治法存在源头治理薄弱、问责机制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造成我国大气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草案修订应强化政府源头治理和全程治理的责任,加强对大气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
第四,协同管控大气污染,实现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的转变。《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规定: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公共福利具有危害性。把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并列治理,传递出立法者对两者进行协同管控的意图,也有利于环境保护部门对大气污染的监测,管理。
此外,草案修订还应倡导公众参与大气环境治理,丙(拓展/拓宽)公民获悉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信息渠道,并切实建立起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制度,以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取材于曹明德、程玉《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之我见》)
材料三
国外在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对雾霾形成原因及影响开展深入研究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控制污染源,加强对污染的监测。
美国在开发先进技术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一直居领先地位。1953年,加州空气污染控制改革委员会推广了涉及空气污染控制的技术。1988年,加州空气质量管理局成立了技术进步办公室来帮助私营企业加快发展低排放或零排放技术。在进行汽车排放控制的同时,洛杉矶率先在美国开始汽油清洁化处理行动,减少汽油中能够参与光化学反应的烯烃成分。日本科研单位和广大企业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针对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开发了具有竞争力的脱硫、脱硝技术,并研制出质量可靠的低排放发动机等实用减排设备;同时开发了很多有关大气污染监测、污染物对人体的毒理分析等技术,对科学制定大气排放标准,迅速、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大气污染的实时监测是把握大气环境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实现全民监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美国加州于1970年率先测PM10,1980年测废气中的铅和二氧化硫,1984年测PM2.5,1990年分析PM2.5的化学成分等。其中洛杉矶的空气污染监测数据24小时实时地在网上发布,公众随时可以查看。日本实施了国家和地方两级大气质量监测体制,并于2003年设立了“大气污染物质广域监视系统”网站。另外,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还开发了“大气污染预测系统”,提供当日和次日大气污染浓度的预测图,供各方参考。欧洲在较早时期就开始对SO2、NOx、NH3等先驱物进行监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测机制。
(取材于《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措施与启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雾霾加重的原因在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及集聚程度上升。
B.京津冀地区雾霾最为严重,与北方地区的气候干燥有一定关系。
C.工业化未完成阶段,贵阳可能成为工业废气产生量日益集中的城市。
D.中国处于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不久就能走上工业化均衡发展道路。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工业废气集聚”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不同城市之间的工业化进程与速度差异很大。
B.资金、人口、制造业向重点城市和地区集中。
C.城市技术含量高、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比例高。
D.污染型工业向落后的地区转移并进一步发展。
3.下列对“材料一”出现的字词及标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邯郸:读作“hándān”
B.第三段中两处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
C.诸多:诸,众、许多之意,如付诸东流。
D.居高不下:此处不可以换成“居高临下”。
4.根据“材料二”,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滞后 改变 拓展
B.滞后 改善 拓宽
C.落后 改善 拓展
D.落后 改变 拓宽
5.根据“材料二”在200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没有得到体现的一项是(3分)
A.与其他环境保护法协同配合
B.以污染防治为导向
C.治理煤烟型污染
D.实施源头治理
6.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防治法》应遵循的宗旨的一项是(3分)
A.不冉以污染防治为导向,需要涉及大气环境保护的规定。
B.在治理单一型污染基础上,加强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治理。
C.解决以往防治法中存在的问责机制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D.把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并列治理,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
7.根据“材料三”,下列技术不能实现低排放,控制污染源的一项是(3分)
A.汽油清洁化处理技术
B.有竞争力的脱硫,脱硝技术
C.研制质量可靠的低排放发动机
D.开发大气污染预测系统
8.结合上面三则材料,请你谈谈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措施,才能有效治理大气污染。(5分)
【参考答案】
1.D【解析】与原文“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不相符。(3分)
2.C【解析】原文表述为“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均衡包括技术含量低、粗放式发展的工业比例过高”。(3分)
3.C【解析】“付诸东流”的“诸”是“之于”的意思。(2分)
4.B【解析】滞后:(事物)落在形势发展的后面: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不进步。改变:改换,更动;改善: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拓宽:开拓使宽广,拓展:开拓发展。(2分)
5.A【解折】从材料二第一段“大气污染防治法并未考虑到与其他环境要素保护法律之间的衔接、配合,缺乏系统性”,可以明确2000年《大气污染防治法》并未与其他环境保护法协同配合。(3分)
6.A【解析】材料二第三段说“综观草案,其修订仍然以污染防治为导向,鲜有涉及大气环境保护的规定”,因此,题干“不再以污染防治为导向,需要涉及大气环境保护的规定”表述是错误的。(3分)
7.D【解析】“开发大气污染预测系统”这一技术能够监测、把握大气环境质量,但不能实现“低排放”,控制污染源。(3分)
8.①工业发展过程中,想方设法走工业均衡发展的道路。
②制定并不断完善适应新时期大气污染问题的相关法律。如加强多源头的治理、跨区域型大气污染做出回应等应对措施:强化政府源头治理和全程治理的责任,加强对大气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促进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遵守和执行;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等。
③倡导公众参与大气环境治理,切实建立起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制度。
④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改进国家治理大气措施。
⑤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控制污染源,加强对污染的监测。
【评分标准】共5个要点,答及1点1分,2点2分,3点3分,4点5分,答满4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