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越王问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7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2682  浏览:

【原文】
    越王问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从之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子之服亲丧者,为爱之也,而尚可以赏劝也,况君上之于民乎!
    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蛙,乃为之式①。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
    韩昭侯使人藏弊裤,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取材于《韩非子》)
    注:①式:通“轼”,在这里是凭轼致敬之意。

【问题】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罚严而必必:坚决
    B.比降北之罪北:北方
    C.被濡衣而走火者被:通“披”,穿着
    D.韩昭侯使人藏弊裤弊:旧的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死敌之赏
    和战死在敌阵的奖赏相同
    B.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
    (吴起)就倚靠着一辆战车到北门外发号施令
    C.为其有气故也
    因为它有勇气的缘故
    D.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皱眉有皱眉的缘故,笑有笑的缘故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
    (2)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
    13.选文讲述了许多赏罚这事。阐述赏罚与政事的关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针对不同的进谏方式给予不同赏赐:“①,受上赏;②,受中赏;③,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对赏罚的见解:“不宜偏私,④”。(4分)
    14.选文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9.(3分)B
    10.(3分)B
    11.(3分)B
    12.(4分)(1)等到(后来)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赏赐他
    (2分)(2)第二天将要攻取(那)岗亭,有能率先登上(岗亭)的,任命他当国大夫
    13.(4分)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②上书谏寡人者
    ③能谤讥于市朝
    ④使内外异法也
    14.(5分)答案示例①:
    我更赞许吴起的做法。吴起先后两次设下奖赏标准,取信于民,比起越王仅以赏罚威势震慑百姓,更能获得百姓支持。只有获得百姓真心的信任和拥戴才是治国之道。
    答案示例②:
    我更赞许越王的做法。越王设计的“焚宫室”更接近战争的危险局.胃,且相比吴起的只奖无罚,越王赏罚分明,更能激励民心。只有有原则、有貧用的奖惩机制才是取胜之道。
    评分参考:
    ①表明观点,1分;②概括越王或吴起的行为,2分;③分析对比,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讨伐吴国,可以吗?”(文种)回答说:“可以了,我们的奖赏优厚并且讲诚信,惩罚严厉而且坚决实行。您想要了解这一点,为什么不烧一下房屋试试呢?”于是就放火焚烧房屋,人们(都)不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说:“人去救火的(如果)死了,(就)和战死在敌阵的奖赏相同;救火如果没死的,(就)和战胜敌人的奖赏相同;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退的罪行相同。”(命令一下达)人们(用烂泥)涂在自己的身体上披着湿衣服而奔赴火海的,左边有几千人,右边有几千人。(从)这件事(可以)知道必将战胜吴国的趋势了。
    吴起做魏武侯的西河郡守。秦国有座小的边防岗亭面临边境,吴起想要攻占它。(因为如果)不除掉(它),那么(它)对(魏国)种田的人危害很大;(如果要)除掉它,那么(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就在北门外靠放一根车辕木,然后(向人们发布)命令说:“有能搬这车辕木到南门外的人,(就)赐给他上等的农田、上等的住宅。”人们没有搬它的。等到(后来)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赏赐他。一会儿(吴起)又在东门外放置一石赤豆,之后(向人们发布)命令说:“有能搬这个到西门外的,像当初那样赏赐他。”人们争着搬它。于是(吴起)下达命令说:“明天将要攻取(那)岗亭,有能率先登上(岗亭)的,任命他当国大夫,赏赐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着前往。于是(吴起下令)攻亭,于一个早晨就把它攻克了。
    李悝做魏文侯上党地区的郡守,想要人们善于射箭,于是下令说:“人们有疑虑而不能决断的诉讼,就让他们射箭靶,射中靶子的就胜诉,射不中的就败诉。”命令下达后,人们都急忙练习射箭。等到和秦国人打仗,使秦军大败,因为人们都善于作战射箭。
    宋国崇门的(一个)里弄居民为亲人守丧哀痛过度而损伤身体,很瘦弱,君主认为他对亲人非常仁爱,提拔任命(他)做个小官。第二年,人们因守丧哀痛损伤身体死亡的一年有十多人。子女为父母亲服丧,是因为爱父母,尚且可以用奖赏来鼓励,更何况是君主对于民众呢!
    越王计划讨伐吴国,想要人们看轻死亡(而拼死去作战)。(他)出外看见(鼓着腮帮子似含)怒气的青蛙,就向它凭轼致敬。随从说:“为什么(要)对这种东西表示敬意呢?”越王说:“因为它有勇气的缘故。”第二年的请求把头颅献给越王的人一年有十多位。
    韩昭侯派人收藏(起自己不穿的)破旧裤子,侍从说:“您也太不仁慈了,(连)破旧的裤子也不拿它来赏赐给身边的侍从却(把它)收藏起来。”昭侯说:“这不是你懂得的道理。我听说英明的君主吝惜(自己的)一颦一笑,皱眉有皱眉的缘故,笑有笑的缘故。现在那条破旧裤子,难道只是皱个眉头笑一下的事吗?裤子与皱眉头笑一笑(的作用)相差得远了。我一定要等有功劳的人(才能赏给他),所以收藏起它没有给别人啊。”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
  • 下一篇:摸鱼儿·海棠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