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市隐斋记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0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2日
作者:元好问  文章ID:52799  浏览:

【原文】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①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②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③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取材于《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三)
    注释:①山人:山居者,指隐士。②乾没氏:侥幸取利的人。③锥刀:喻微末的小利。

【问题】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道未笃    笃:坚定
    B.今夫乾没氏之属    属:下属
    C.鬻书以为食    鬻:卖
    D.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    意:料想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舍于娄公所    小隐于山林
    B.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    强为之名耳
    C.古之人隐于农    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D.故以山林为小隐    以诗酒游诸公间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不只(生活)在深山之中、蓬蒿之下,这样以后才算是隐者
    B.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
    缩敛着肩膀(取媚于别人的样子)来到市肆,翘着脚来控制行市
    C.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清廉和清高,一定是古人隐居所坚决追求的,你何必怀疑呢
    D.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我本逃名,乃今为女子所知!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先生的小书斋叫做“市隐斋”,娄先生想得到李生为他写的记。
    B.某些心存侥幸、谋取利益的人言行不一,竟自我标榜为隐士。
    C.李生认为娄先生的行为不妨碍他的廉正和清高,娄先生是真隐士。
    D.作者认为娄先生的这种行为是为了扬名,与韩伯休是不一样的。
    14.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对“隐”的认识。

【参考答案】
    9.B
    10.D
    11.C
    12.①我原本是为了不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卖药,今天竟然被一女子知道了我的名字。②言辞是人们用来装扮自身的,身将隐居,哪里用得着装扮自己呢?这样做是为了要炫耀(显扬)自己啊,娄先生为什么要做这种事呢?
    13.A
    14.①“隐”有“小隐”、“大隐”之别。“小隐”者定力不够,为避免因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而扰乱内心,便隐于山林;“大隐”者定力很强,不被外物所诱,隐于朝市。②“隐”有“真隐”、“假隐”之分。“真隐”者不侥幸取利,不求扬名;“假隐”者牟取利益,故意扬名。
    【解析】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今夫乾没氏之属”意思是“现在那些侥幸取利的人”,“属”可译为“一类人”。
    10.试题分析:D项,前一个“以”,介词,把;后一个“以”,介词,凭借。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B项,两个“为”,都是介词,替。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可根据语境大致翻译选项所给句子,然后一一对比选项中给出的相应翻译,找出答案。C项,“廉”是“廉洁”的意思;“高”是“清高”的意思;“固”是“本来”的意思;“所以隐”是“隐居所追求的”的意思;“何”,疑问代词,“什么”,由此可知C项的正确翻译应是“清廉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隐居所追求的,你怀疑什么呢?”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①“逃名”,逃避名声,本文是指为了不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名字而卖药;“乃”,竟然;“为……所”表被动。②“言,身之文也”判断句,言辞是人们用来装扮自身的;“文”,装饰、装扮;“是”,这样做;“显”,炫耀;“奚以……为”,为什么……呢。
    13.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娄先生想得到李生为他写的记”不当,由原文“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可知,是李先生对作者说,“他想请你也为娄先生写一篇,你就看我的面子写一篇吧”,娄先生想得到作者的记,而不是想得到李先生的记。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可先通读全文,筛选出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作者认为“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用自己的话总结就是“隐”有大小之别,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朝。作者还认为“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今夫乾没氏之属”“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身将隐,焉用文之”,用自己话总结就是“隐”有真假之分,真隐士不求名利,假隐士则求名求利。
    【参考译文】
    我一个姓李的朋友对我说过:“我游历长安,住在娄先生家。娄先生,是个隐士,住在长安的市区三十年了。他家有个小书斋,叫做‘市隐斋’。来往的官员大多都为它写过赋、传,他想请你也写一篇,你就看我的面子写一篇吧。”
    我说:“你知道什么是隐吗?隐,就是自我封闭的意思。古代的人隐于农、隐于工、隐于商、隐于医生、算命、隐于屠户、钓鱼,至于赌徒、卖粥的、看门的、酒保,无处不在,并非只有在深山之中,茅屋之下的,才叫做隐居。前人有大隐、小隐的区别,说初步懂得大道的人,对自己的信仰还不是很彻底,为了不接触贪欲,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隐居到山林,这是小隐;能够心平气静,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到哪里都一样,言行一致,对喧嚣或寂静的环境都视而不见,所以隐居在城市的叫做大隐。以我来看,在山林隐居的人或许称得上小隐,但在朝廷市肆隐居的人,未必都能称得上大隐。自隐居的人索要自己作品高价之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治假隐士)多了,更何况隐居在朝廷市肆的呢?如今侥幸取利的人,缩敛肩膀(形容取媚于别人的样子)来到市肆,翘着脚来控制行市,利嘴、长爪,争相买卖,和奴仆、贩夫拿着刀子血战,挂羊头,卖狗肉,嘴里说伯夷(商周时期的贤人)的话去干盗跖(春秋末期的大盗)一样的行为,说‘我是隐士’,能行吗?敢问娄先生为什么隐居,你知道吗?”
    朋友说:“卖字换吃的,只够自己用的就行了,不妨碍他的清廉;凭借诗酒在达官贵人间周旋,求得一团和气而已,不妨碍他的清高。清廉和清高,本来就是古人隐居所追求的,你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明白了,我替你写篇记。就算如此,我依然有点不相信,请让我用东汉末年韩康(字伯休)的事情来作为结尾。韩伯休在都市卖药,绝不让人还价,一个女子来买药,韩康依然坚持不还价。女子大怒说:‘你难道是韩伯休啊,竟然不让还价?’韩康于是叹息说:‘我本来就是为了躲避名利,今天竟然连小女子都知道了我的名字!’扔掉了草药径直走了,终身都没有回来。娄先生固然是个隐士,但是自闭的本意,不是和韩康不同了吗?言辞是人们用来修饰外表行动举止的文饰之物,身将隐居,而求文以显耀自身,这种相抵牾的作法又是为了什么呢?我认为官人们喜欢和他交往,是强加给他了名声,并不是娄先生的本意。你回去后,试着替我问问娄先生。”
    贞佑丙子(金宣宗贞佑四年)十二月某日,河东(指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作者故乡忻州在河东,故自称河东元某)元某题写此篇。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芙蓉花,是大江南北常见的花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识。这种花
  • 下一篇:四时田园杂兴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