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池口风雨留三日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黄庭坚  文章ID:53115  浏览:

【原文】
    池口风雨留三日【1】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2】,身闲心苦一舂锄【3】。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4】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1】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2】属玉:鸟名。【3】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4】莫:即“暮”。

【问题】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扣题,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语言素朴,不假藻饰,但内心情意已委婉传出。
    B.颔联写诗人放眼流观,无意见到的景物令他内心微起波澜,读来令人想象、回味。
    C.颈联化用“临渊羡鱼”成语,表达了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
    D.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将复杂意绪融入寻常事物的形象之中。
    15.本诗颔联“身闲心苦一舂锄”一句中,作者将内心情感投射于白鹭。下列诗句中的白鹭形象所寄托的情感与此句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雪然飞下立苍苔,应伴江鸥拒我来。(陆龟蒙《白鹭》)
    B.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卢仝《白鹭鸶》)
    C.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雍陶《咏双白鹭》)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6.本诗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比较分析。(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古代诗文中,“风雨”往往与作者心境或意旨相关。杜甫笔下,雨有温柔之时,“随风潜入夜,【    】”;风有萧瑟之态,“【    】,渚清沙白鸟飞回”。逸少觞咏兰亭,“天朗气清,【    】”;子安游观滕王阁,“【    】,彩彻区明”;苏子泛舟赤壁,“【    】,水波不兴”;范文正公笔下的洞庭湖上“【    】,连月不开,【    】,浊浪排空”。辛稼轩的“舞榭歌台,【    】”则非据实写景,而意在喟叹历史了。

【参考答案】
    14.C
    15.B
    16.参考答案: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抒发的是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短暂的痛惜。黄庭坚诗先以“身闲心苦”的白鹭自况,又化用“临渊羡鱼”暗示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句则以“莫窗归了读残书”表明心志,由此可以看出:黄庭坚“俯仰之间”一句表达的是远离名利争逐,到读书中寻求寄托的淡泊心志。(6分)
    17.润物细无声
    风急天高猿啸哀
    惠风和畅
    云销雨霁
    清风徐来
    (若夫)淫雨霏霏
    阴风怒号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8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意气衰,身病甚。今吾欲具圭璧牺牲,令祝宗
  • 下一篇:父亲的东篱
  • 【推荐文章】

  • 玉仙馆

    【原文】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

  • 扫花游·秋声

    【原文】 扫花游 秋声 王沂孙 商飙①乍发,渐淅淅初闻,箫箫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原文】 一丛花 今年春浅侵年①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②。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

  • 流莺

    【原文】 流莺①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

  • 【最新文章】

  • 正直
  • (1)明月在古诗词中象征对故乡,友人、亲人
  •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 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
  • 门前那棵桂花树
  •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 3.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
  • 4.下面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
  • 赤壁 登幽州台歌
  • 玉仙馆
  • 跋①吕侍讲②《岁时杂记》
  • 班级以“周末补习的利与弊”为辩题组织辩论赛
  •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