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文中子,王氏,讳通,字仲淹。铜川府君,讳隆,文中子之父也。开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6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164  浏览:

【原文】
    文中子,王氏,讳通,字仲淹。铜川府君,讳隆,文中子之父也。开皇九年江东平。铜川府君叹曰:“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文中子侍侧十岁矣,有愧色日夏、殷以下数百年,四海常一统也。魏、晋以下数百年,九州无定主也。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夫子之叹,盖忧皇纲不振,生人劳于聚敛而天下将乱乎?”铜川府君异之。
    开皇十八年,铜川府君宴居,歌《伐木》,而召文中子。子矍然再拜:“敢问夫子之志何谓也?”铜川府君曰:“自天子至庶人,未有不资友而成者也。在三之义,师居一焉,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小子勉之,翔而后集。”文中子于是有四方之志。盖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碘,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
    仁寿三年,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帝坐太极殿召见,因奏《太平策》小有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帝大悦曰:“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下其议于公卿,公卿不悦,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帝闻而再征之,不至。四年,帝崩。
    大业元年,一征又不至,辞以疾。谓所亲曰:“道之不行,欲安之乎?退志其道而已。”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千余人。隋季,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雍雍如也。
    大业十三年,江都难作。子有疾,召薛收,谓曰:“吾梦颜回称孔子之命曰:归休乎?殆夫子召我也。何必永厥龄?吾不起矣。”寝疾七日而终。门弟子数百人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请谥曰文中子。”丝麻设位,哀以送之。
    (取材于《中说·文中子世家》)

【问题】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铜川府君宴居    宴:安闲
    B.稽今验古    稽:计较
    C.九年而六经大就    就:完成
    D.殆夫子召我也    殆:大概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生人劳【于】聚敛而天下将乱乎    学《诗》【于】会稽夏瑛
    B.铜川府君异【之】    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
    C.不解衣【者】六岁    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
    D.作《东征之歌》【而】归    帝闻【而】再征之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
    王道仁政还没有推行,隋朝为何能统一天下呢
    B.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
    道义不被尊奉以来,这种风尚也被废弃很久了,然而局势不会恒定不变啊
    C.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
    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赐给我一条生路啊
    D.道之不行,欲安之乎
    王道得不到推行,就想天下安定太平吗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2分)
    ②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3分)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子年纪轻轻就见识不凡,能从父亲的叹息中解读其心思。
    B.文中子广泛拜师,发奋求学,以至于忙碌得来不及换装休息。
    C.文中子从朝廷公卿对自己的态度预感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渺茫。
    D.文中子退而编撰先秦六经,广收门人弟子,终成为一代宗师。
    13.“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王通的学生认为王通是自孔子以来学问道德最完美的人,请根据文意,概述王通的弟子认为王通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依据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8.(3分)【答案】B(考核,验证)
    9.(3分)【答案】D(皆为承接关系)
    10.(3分)【答案】C(“天以生赐朕”理解有误)
    11.①文中子二十岁的时候,慷慨激昂,有帮助天下苍生的志向。
    【评分要求】本小题2分。(“冠”“慨然”各1分)
    ②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正在师父手里吗?(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是靠师父来发扬光大的)
    【评分要求】本小题3分。(“既没”“文”“兹”各1分)
    12.(3分)【答案】D(编撰有问题,文中“续、正、著、赞”不能统一为“编撰”,另文中“六经”亦非“先秦六经”,其中《元经》为王通撰写。)
    13.(6分)【答案示例】①勤奋好学,钻研文化:未成年时即广拜名家,废寝忘食学习儒家经典;②退而编书,整理典籍:续《诗》《书》正《礼》《乐》等,九年而六经大就;③广收门徒,延续文脉:弟子上千,学问影响深远。(如答:刚成年即有大济苍生之志,主张尊奉王道,推行尊王称霸的谋略。亦可给分)
    【评分要求】本题6分。每条2分。
    【参考译文】
    文中子,姓王,名通,字仲淹。铜川府君,名隆,是文中子的父亲。隋开皇九年,江东得以平定。铜川府君叹息着说:“王道仁政还没有推行,隋朝为何能统一天下呢?”文中子侍奉在父亲身边已有十年了,听了这话,就面有忧色地回应说:“夏商两朝以后的几百年,常常是天下一统的。魏晋以后的几百年,天下没有固定的主人。为政者不实行王道,老百姓流离失散已经很久了。一时那样,一时又这样,局势哪里有固定不变的时候呢?父亲您的叹息,大概是忧虑朝廷所制定的法律和制度得不到整顿,百姓为朝廷的横征暴敛所苦,因而将导致天下大乱的局面吧?”铜川府君对儿子的见识感到惊异。
    开皇十八年,铜川府君闲居在家,吟诵《伐木》篇,请人召唤文中子前来。文中子来后,见状急忙隆重下拜,问:“敢问父亲大人的志向是什么呢?”铜川府君说:“上自天子下至平民,没有谁不是靠着朋友的帮助而能立业成事的。古人讲做人有礼敬君、父、师的道义,尊师居其一,道义不被尊奉以来,从师而学的风尚也被废弃很久了,然而局势不会恒定不变啊?你要努力求学,详察泛采啊!”文中子从此有了求学四方的志向。先后向东海李育学习《尚书》,向会稽夏琠学习《诗经》,向河东关子明问《礼记》,跟北平霍汲研讨《乐经》,向族父仲华考正《易经》,以至于忙到多年不解衣而眠。他聚精会神研究学问,到了如此地步。
    仁寿三年,文中子刚刚成年的时候,慨然有大济苍生的心愿,于是向西游历长安,受到隋文帝的接见。隋文帝坐于太极殿上召见了他,于是进献《太平策》十二卷,主张尊奉王道,推行尊王称霸的谋略,借助古代的事验证当朝的事,游刃有余地把天下之事分析的头头是道。隋文帝高兴地说:“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把先生赐给我啊!”把他的建议下发给朝廷公卿们讨论,公卿们却不高兴,文中子知道自己的谋略谏言不会被采纳,于是写了《东征之歌》就回去了。隋文帝听说后再次征召他,他也没有应召。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
    隋炀帝大业元年,朝廷又一次征召文中子,他又没应召而至,以自己生病为理由推辞。对自己亲近的人说:“王道得不到推行,就想天下安定太平吗?我只是退隐阐发我自己领悟的儒家之道罢了。”于是续作《诗经》《尚书》,校正《礼记》《乐经》,修撰《元经》,增补《易经》,历时九年而六经得以增补完成。门人弟子从很远的地方来拜师求学。来往向他学习的人,不计其数,大概有一千多人。隋朝时代,文中子的教育思想从河汾兴起,一时蔚为大观。
    大业十三年,江都大难发生。文中子生病,召弟子薛收前来,对他说:“我梦见颜回传达孔子的命令说:该回家了吧?大概是孔夫子要叫我回去了。何必要求活到高龄呢?我将要一病不起了。”生病七日而死。门人弟子几百人聚会商议说:“我们的师父恐怕是世上难得的学问道德完美的人吧?自孔圣人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人呢。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正在师父手里吗?请求给师父取谥号叫文中子。”于是弟子们为其披麻戴孝,给文中子送葬。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
  • 下一篇:谒文山祠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