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官池春雁(其一) 两雁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9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292  浏览:

【原文】
    官池春雁(其一)
    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
    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
    更恐归飞隔暮云。

    两雁
    陆游
    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
    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
    冥飞远矰弋【1】,长路谙冰霜。
    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
    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
    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注释:【1】矰弋:射鸟用的箭。

【问题】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诗第四句中“隔暮云”寓意归乡之途充满艰险。
    B.陆诗中“镜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
    C.陆诗“冥飞”两句写雁克服了长路中重重的艰难险阻。
    D.两首诗分别用“鸂鶒”和“燕雀”来反衬雁的形象。
    15.比较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①两首诗中雁对“谋稻粱”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解说。
    ②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请概括两首诗中“我”的形象。

【参考答案】
    14.(3分)B
    15.(8分)
    ①答案示例:
    二者不同。“谋稻粱”是指禽鸟为谋生而觅食。杜诗中的雁虽不愿与乱聚成群的鸂鶒为伍,但为现实所迫,不得已而“谋稻粱”;陆诗中的雁在艰险中磨砺、不畏艰险而超然万里、志存高远,是不屑于“谋稻粱”的。
    ②参考答案:
    杜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志趣高洁,但为现实所迫无法实现理想,内心充满矛盾、痛苦的自我形象;陆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历尽艰险却不畏惧,志存高远、豪情万丈的自我形象。
    【评分参考】各4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成而不倾,败而不亡,存乎其量之所持而已,智非所及也。量者心之
  • 下一篇:浮来一棵树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