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
作者:未知 文章ID:53403 浏览:
【原文】
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渴望离她再近一点,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 】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壮。但对珠峰来说,或许“保护”,比“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形式就【 】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统计,2018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 】,7000米以上清运垃圾,( )。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命危险清理。人的【 】和自然的宽容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难题中。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珠峰永远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人,但每一个登山的人要带着垃圾离开。虽说,“珠峰无限期关闭”是误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这才是对自然最大的敬畏。
【问题】
17.文中画横线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B.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C.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D.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熙熙攘攘 岌岌可危 显而易见 为所欲为
B.纷至沓来 岌岌可危 不言而喻 随心所欲
C.熙熙攘攘 刻不容缓 不言而喻 为所欲为
D.纷至沓来 刻不容缓 显而易见 随心所欲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B.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而且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送
C.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D.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所以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送
【参考答案】
17.D
18.B
19.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划线句子开头“关于”使用错误,应改为“对于”,“关于”是引出事物或行为的关系者,“对于”是引进明确的对象。这里引进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人们想探究的对象。对于“神秘面纱”,如果只有“窥”,还是没有看到真面目,还是用“揭开”较为准确。根据以上分析,A项介词误用,改“关于”为“对于”;B项动词误用,改“一窥”为“揭开”;C项介词误用,改“关于”为“对于”,同时动词误用,改“一窥”为“揭开”;D项修改最恰当。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组:“熙熙攘攘”指路上行人多,喧闹杂乱。“纷至沓来”接连不断地到来。语境中说的是人们纷纷到达珠峰,应选“纷至沓来”。据此分析可排除AC两项。第二组:“岌岌可危”形容极其危险。“刻不容缓”片刻不容耽搁,比喻情势紧迫。语境中说珠峰原本生态形式遭到人类活动影响,已很危险。修饰的词语是“珠峰”,因此,这里应选“岌岌可危”。据此分析可排除D项。第三组:“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语境中说的是环保难度,这个不是靠看就能看清楚的,应选“不言而喻”。第四组:“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语境中指的是登山者随手丢弃废弃物,应选“随心所欲”。分析可知B项成语使用都恰当。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语境中的主语是“清运垃圾”,根据文段理解,这么高的地方,“只能”依靠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A项,“不能依靠”不符合文意;B项,递进关系前后颠倒;C项,补写正确;D项,递进关系前后颠倒,同时,“不能依靠”不符合文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