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江南性情的古镇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451  浏览:

【原文】
    江南性情的古镇
    ①当初以“南浔”二字为南浔命名的人,不仅文气,还懂音律。把两个温婉典雅的汉字放在一起,念过一遍,字底潜藏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自然环境,以及市井中的热闹喧哗、车水马龙和士子的琅琅书声,都在脑海中纷至沓来,都在眉梢眼际瞬间复活了。
    ②不管穿越到一百年前、两百年前,还是三百年前,甚至更加遥远的过去,站在古镇的街角,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毫无障碍地回到从前:从那悬挂拙朴牌匾的大门进入,从那雕刻着雅致吉祥花草的窗户进入,从大气祥瑞的花厅进入,从构思巧妙的后花园进入,从轩敞的船埠进入,从如虹的拱桥上进入……瞬间抵达,只在扭头之间。
    ③在我所能到达和愿意到达的时空里,我想象自己正翩翩年少,明眸皓齿,谈吐不凡,一袭青衣,风流婉转。身后有书童紧随,提着竹制书箱,笔墨纸砚齐备,供我随时吟诗作赋。我的名字不仅在小镇如雷贯耳,甚至整个江南。我的诗词和书法让所有说得上我的名字的人感到自豪。
    ④也是在这样一个江南草长、纸鸢乱飞时节,我漫步在这个古镇上,春雨将石板街浸润得如同玉石铺砌,穿镇而过的浔溪上,桨声欸乃,各式木船往来穿梭。两岸古树高大,桃红柳绿,鸭和鸬鹚在水上各自热闹。我穿街过巷,去到一座深庭大院,庭院似画,古色古香。
    ⑤我该是在小镇上读书,还是讲学?
    ⑥这个问题不是问题的关键,刘家的嘉业堂藏书楼,应是我必去之所。回廊型的二层楼房上下,所有库房中,自唐宋以来的各种善本,等着我去阅读。关键是,这样一个位于太湖南端的小镇,仅宋、明、清三朝,出进士41人,任州、县官57人;清代年间可查考的学者达450人,著作约1200多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我倚仗千年文脉、良好师承和自身领悟,没有理由不忝列到这些人中。于是后世之人,大抵可以读到我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浸透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诗词曲赋。我是那样喜欢雨后的石板街,那上面是千百万双布鞋、草鞋的鞋底摩挲、擦拭出来的光芒,是岁月的包浆和乡愁,更是小镇与世界相互悦纳的见证。
    ⑦后世的实业家张静江、刘承干、张石铭,鉴湖女侠秋瑾,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政治家邵力子等知名人士,都属于此江南文脉,而且血脉纯正、一脉相承。
    ⑧也是在这样江南微雨、燕子斜飞时节,我穿行在这个混血的古镇中。在这个水路与陆路交汇的小镇上,文人与商人齐会,中式与西式交融,庄重与戏谑错杂,古典和现代融合,端淑与活泼互渗。从局部到整体考察小镇,朴素与华丽、自然与雕砌、安静与躁动,全都交织在一起。似乎所有的生活样式和生活情绪,都能在小镇上找得到一席之地。有一座临河的广惠宫,既供奉道教的黄大仙,又供奉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各有信众,堪称奇观。自信地让一切性情相安无事地融合在一起,这便是江南包容万端的阔大胸襟。
    ⑨就着这水乡古镇的曲折街巷,在想象中,我还应该是个多情的翩翩男子。
    ⑩我该在悠长的巷子中,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姣好的面孔,如瀑的秀发。只需要一个眼神,两个寂寞已久的灵魂便相互懂得,从此同进同出,形影不离,无论晴雨,无论世道如何变迁。
    11或在静夜,趁着月光满庭,轻风叩门,醉眼矇眬,蘸取窗外浓浓的月光,用娟秀的小楷,从上到下,由右向左,用繁体字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深情款款的书信。
    12这是一座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水乡小镇,更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小镇。在这样一座古镇,只要有一点点文人情怀的人,都忍不住把自己切换进去,纵情穿越,经历这座古镇的前世今生。
    13一座小镇,要是单单只有粉墙黛瓦、翘角飞檐,而没有温婉的昆曲、华丽的越剧,以及读书讲学之声,那些被岁月打磨的器物,不管多么美轮美奂,历史多么久远,那上面沉淀的,仅仅是单调的时间。而在丝绸一般粼粼的波光中,若有书生的叩问,有踟蹰的脚步,有对美与善的追求,那么,这一座古镇,便是一本热气腾腾的文化史书,是一卷可以诵读的江南画卷。
    14在一道临河的奇石馆前面,静静垂悬两支巨笔,这或许是古镇南浔的一个隐喻,一种象征:或继续停驻,在尘封的往事中自赏或叹息;或在运动变化之中掀开新的一页,添纸提笔,再续辉煌。
    (取材于李新勇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问题】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仅文气,还懂音律    文气:文雅、不粗野。
    B.自唐宋以来的各种善本    善本:价值高的本子。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蓬生麻中:好坏人混杂。
    D.不管多么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美好、漂亮。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运用一组排比句式,表明了“毫无障碍地回到从前”的理由,也显示出南浔较好地保留了原貌。
    B.正因为南浔的文化底蕴,才能有机会逢着一个“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写给远方的朋友一封繁体字的书信。
    C.文章构思巧妙,通过想象“我”穿越过去,以南浔传统才子的视角,再现了江南文脉相承的南浔古镇的特点。
    D.文章的结尾以奇石馆前的两支巨笔,隐喻、象征南浔未来的两种可能,寄寓了作者对南浔后续发展的期待。
    18.作者为什么把“南浔”称作是“江南性情的古镇”?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19.中国的古城或古镇,在时代的变化中,都面临着或坚守本真或勇敢“混血”的选择。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见闻谈谈认识与思考。(5分)

【参考答案】
    16.(3分)C
    17.(3分)B
    18.(6分)答案要点:①南浔古镇历史悠久、外形古色古香,②文化底蕴深厚、文脉相承,③交织着水乡的爱恨情仇、具有江南包容万端的特点。
    意思对即可。
    19.(5分)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感遇(其十一)
  • 下一篇: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