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4228  浏览:

【原文】
    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
    ①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但是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
    ②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    】(a.增补;b.替补;c.弥补;d.补充)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对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
    ③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由于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    】(a.吹动;b.吹走;c.吹散;d.吹飘),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④人体冷热感觉属于触觉问题。许多人习惯只以温度的高低作为推断人体冷热感觉的唯一标准,其实,人体的感觉温度和实际温度有时相去甚远。影响人体感觉冷暖的因素很多,除了湿度、风力外,还与人的体质、情绪、年龄等有关。也就是说,冷热不仅仅与温度有关。
    (选自2012.5《文摘》)

【问题】
    (1)本文主要说明了哪几种因素影响人体的冷热感?
    (2)请在文中填入所缺词语序号,使语意通顺。
    (3)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5)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换成“影响冷热的因素”更直观,请你对这个看法提出质疑并简述理由。
    (6)把握文章大意,用“√”或“×”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在环境温度与体温基本相等时,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冷。
    ②4℃与﹣4℃时,寒冷感觉受风力影响大的是4℃。
    ③当风力为0时,人体的感觉温度就约等于环境温度。
    ④在34℃水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其中的根本原因是34℃水正好使人体保持了相对的热平衡。

【参考答案】
    (1)除温度外,还有湿度、风力,甚至还与人的体质、情绪、年龄等因素有关。
    (2)c.弥补    c.吹散
    (3)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将相同温度的不同湿度时人的冷热感觉进行比较,来说明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会在感温时显现出来。说明湿度对冷热感觉存在影响。
    (4)不能去掉,“从实验中”表明通过实验得出,“大致”起限制作用,说明通过实验表明风力会造成人的寒冷感下降,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为体现说明文的严谨性,不能去掉。
    (5)不能换,原题目增强了与读者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吸引读者,增强趣味性。且也暗示了冷热不仅仅与温度有关,设置悬念。
    (6)×,×,×,√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余幼时即嗜学。【乙】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 下一篇: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 【推荐文章】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

  • 寒食江畔

    【原文】 寒食江畔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

  • 行路难

    【原文】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注】裘羸马苦难行,僮...

  • 关山月

    【原文】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

  • 南湖早春

    【原文】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

  • 满纸荒唐言 咏菊

    【原文】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

  • 【最新文章】

  • 重修书院碑记
  • 《论语》八章
  • 歌者
  • 夏津,有片古桑林
  • 悠悠敦煌情——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
  • 苦菜
  • 杨彪文先,少传家学。初举孝廉,州举茂才,辟
  • “嫦娥“撞月
  • 剪纸
  •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失踪
  • 寒食江畔
  • (7)《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
  •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