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水口行舟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朱熹  文章ID:53459  浏览:

【原文】
    水口行舟①
    朱熹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②两山相对鸣。
    【注释】①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感时之作。水口,地名。②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

【问题】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
    B.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
    C.绝句对联语的对仗不作要求。
    D.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句。
    16.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17.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
    B.“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
    C.“一棹”意为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
    D.结尾“鹈鴂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
    18.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
    B.《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
    C.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
    D.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
    19.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5.(2分)D
    16.(3分)C
    17.(3分)C
    18.(3分)D
    19.(6分)参考答案:
    ①《其一》可以算宋诗(2分)。作者景中寓理(2分),借一夜“风雨”之后“青山绿水”“依旧多”的风景特点,体现任何困难挫折都阻挡不住事物的发展的哲理,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被邪恶所扼杀,可谓以思理见胜。
    ②《其二》可以算唐诗(2分)。作者寓情于景(2分),陶醉于江水两岸青山的郁郁青青的风景,无声的流水,借杜鹃的鸣叫,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可谓以情韵见长(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太湖石记
  • 下一篇:羊皮扇鼓
  • 【推荐文章】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原文】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①。芳林逢旅雁,...

  • 绮罗香·红叶

    【原文】 绮罗香 红叶 张炎①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

  • 与歌者米嘉荣

    【原文】 与歌者米嘉荣 刘禹锡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

  • 望岳

    【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 墨花(并叙)

    【原文】 墨花(并叙) 苏轼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

  • 秋雨夜眠

    【原文】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

  • 【最新文章】

  • 【检索目录】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
  • 20.某同学阅读《西游记》《水浒传》时,发现
  • 21.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
  •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当下让到书房里。陈和甫举眼四面一看,见院宇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 21.杜甫的“家书抵万金”中,我们感受到他的
  • 金香玉聚天地之精华,得日月之灵气。那古朴醇
  • 新晴野望
  • 2020年疫情期间,“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简
  • 身佩荷囊,衣袂飘香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轮奂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