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孟浩然  文章ID:53493  浏览:

【原文】
    宿业师山房①期丁大②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山房,山中的屋舍。②丁大:作者友人。

【问题】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最后两句用“期宿来”点出与友人的期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期待。
    13.这首诗结尾一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蕴含有见证朋友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下列诗句中的“琴”也是表达这层含意的一项是(3分)
    A.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雍陶《韦处士郊居》)
    B.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
    C.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夜(夕)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2.(3分)C
    13.(3分)B
    14.(6分)答案示例:
    《夏》诗两句写诗人散发乘凉,高卧闲静宽敞之地,重在表现诗人身形不受拘束的畅快;《宿》诗两句写诗人观松月而觉夜凉,听流泉而怡然,侧重表现诗人身心融入清凉幽静环境的适意。
    评分标准:两个要点;每个要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
  • 下一篇:大敦煌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