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阅读下面这首词,从全词内容的角度,为这首词拟题(“无题”除外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3756  浏览:

【问题】
    5.阅读下面这首词,从全词内容的角度,为下面这首词拟题(“无题”除外),并请简述理由。(6分)
    渔家傲·【    】
    【北宋】强至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
    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成清楚。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

【参考答案】
    【答案】
    题目:梅影(2分)(“梅影”为满分答案的核心要素,如答“月下梅花”、“月照梅花”等亦可。答案涉及到“梅”的,未提及“影”,如“咏梅”等可得1分。答案错误,如“梅边人”,未看出修辞,不得分。)
    理由:(4分)(视具体分析而定。题目拟错,理由言之成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示例:本词上阕首先交代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即雪色与月光相映衬的梅溪路边。“幽姿背立”“清浅处”描绘了月下梅树映在雪地上深深浅浅的影子。下阕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用拟人手法描绘梅树梳妆打扮成林逋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样子,化用前人诗句。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梅树在月下倒影斑驳,枝条横斜情态,并伴随着幽香阵阵、暗香袅袅。“菱花(镜子)相对”“小图先画取”更是暗示了描写的对象是梅影。“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的作者抒发的也是天将亮,恐怕梅影岁月色而去的珍惜之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
  • 下一篇: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病毒的关系?请简要概括。(6分)
  • 【推荐文章】

  •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苏轼《李思训画长

    【问题】 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李思训①画长江绝...

  • 请结合朱熹《水口行舟》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

    【问题】 请结合朱熹《水口行舟》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

  • 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段结束

    【问题】 22.毛泽东的诗词理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有些诗句至今脍...

  • 简要概述“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的结果。

    【问题】 简要概述 飞夺泸定桥 这场战役的结果。 【参考答案】 红军占领泸定桥,让全...

  • 《礁石》和《我爱这土地》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问题】 《礁石》和《我爱这土地》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土地 象征【 】, 礁石 象征...

  •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

    【问题】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 【最新文章】

  • (4)“用典”是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它能让诗
  • 下面这则公告在格式、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
  • 请对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首联中的“拥”
  • 请结合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分析“倦鹊
  • 联系《徐稚传》内容,简要分析徐稚其人。(3
  • 杨士奇《游东山记》中,作者游山之乐与聚散之
  • 有人评价杨士奇《游东山记》笔调“极平稳不费
  • 《宋史·陈靖传》中,陈靖的劝农之策历经太宗
  • 王琪《望江南·江南岸》结尾写道“行客莫登临
  • ①王维与【 】齐名,皆为盛唐【 】诗派的代表
  • 仿写句子:有人说,塔太招摇,总是标榜着自己
  • 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首词可以想像
  • 请对山东招考院的相关行为进行自由评论,要求
  • 苏轼《东栏梨花》中,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
  • 有人认为苏轼《东栏梨花》中“梨花淡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