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其一 其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作者:李贺  文章ID:53786  浏览:

【原文】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①长竿②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③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
    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箨(tuò)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问题】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写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13.咏物诗往往通过对物的描摹咏叹来表达人生的志趣和追求,即托物言志。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C.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14.“竹”是诗歌常见的意象,用来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使用了“竹”这一意象,诗人寄托的情志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12.D(“更喜欢"错)(3分)
    13.A(借景抒情)(3分)
    14.参考答案:
    ①其一用“箨落长竿削玉开”“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写像碧玉一般的新竹挣脱束缚,一夜之间就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向上成长,直插云霄,寄托了诗人心怀凌云之志,不愿一直埋没,渴望早日实现的情志;
    ②其四用“古竹老梢惹碧云”,写古竹虽老,仍参天挺拔,梢可拂云,何等挺拔坚韧;“风吹千亩迎雨啸”写大风吹来,千亩的竹子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声音,何等雄浑豪迈;“鸟重一枝入酒尊”写风和景明之日,一小鸟气息枝头,其景可入酒樽之中,何等静谧安闲。表达诗人对自己虽失意家居,贫困潦倒仍甘守清贫,应对困境,葆有雅趣的精神追求。
    【评分标准】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 下一篇:暮鼓
  • 【推荐文章】

  • 早秋山居

    【原文】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

  • 潜山道中

    【原文】 潜山道中① (清)祁寯藻②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

  • 南柯子·春景

    【原文】 南柯子 春景 (宋)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

  •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原文】 喜观【1】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杜甫 其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最新文章】

  •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
  • 浮躁是人的大敌
  • 陋巷里的春天
  • ⑦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坚
  • ①人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文明,文学在其中的
  • ①沧浪亭是老早就想来的,而且在苏州的众多园
  •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 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
  • 送项判官
  •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言语环境。随着
  • 一诺千金
  • 材料1:2018年,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
  • 诉衷情
  • 北斗,国之重器
  • 与母亲相守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