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7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418  浏览:

【原文】
    (1)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3)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4)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
    (5)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
    《墨子·尚贤上》

【问题】
    22.为什么作者将“众贤”、“尚贤”提高到“大人之务”和“政之本”这样的高度来认识?(2分)
    23.“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此语话意可概括为一成语【    】。(1分)
    24.本文论述层次清楚,写出全文的论述提纲。(5分)
    (1)【    】
    (2)【    】
    (3)【    】
    (4)【    】
    (5)【    】
    2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所提出的“贤良之士”的标准。(2分)
    26.对“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22.因为贤良之士的多少决定了国家统治的基础是否稳固。(2分)
    23.唯才是举。(1分)
    24.(1)举贤良的重要性
    (2)给贤良实权实利的必要性
    (3)对官员如何评价与赏罚
    (4)如此做法的好处
    (5)贤良的标准(每层1分,共5分)
    25.要品行高尚,口才善辨,学识广博。(2分)(少一或错一点,得1分)
    26.“认识”这要求较宽松以便学生发挥。可谈对它的理解;可谈这一原则的重要。可以赞颂墨子(前468—前376)在2千多年前封建社会有如此先进的民主思想的了不起;可辩证补充:要实践检验,要有制度更换或连任,要有年龄限制等等。(3分)
    【译文】
    国家拥有的贤良的人多了,那么国家统治的基础就会坚实;贤良的人少了,那么国家统治的基础就薄弱。所以统治者的任务,就在于使贤良之士的人数增多。(统治者)在成功得意时,不可不起用贤人;治国不成功失意时,也不可不起用贤人。崇尚尊重人才,是政治的根本。
    即便是农夫和工匠,只要有才能就起用他,授给他高爵位,给予他优厚的俸禄,让他担任重要的职务,让他能发决断的命令。爵位不高,人民就不会尊敬(贤者);俸禄不厚,人民就不会信服;命令不专断,那么人民就不会畏惧。拿这三项授给贤良的人,不是为了因贤而赏赐,而是要把国家政事办成。
    按贤者的品德安排官位,按官级担任相应的职务,按功劳评定奖赏,按立功大小来颁发俸禄。所以官吏不会永远尊贵,而百姓不会永远贫贱,有才能的就起用他,没才能的就罢免他,主持公道,避开私怨,上面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呀。
    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使是百禄高爵的大臣,没有不用心办事并时刻警惕的;即使是农夫和工匠,没有不竞相向上并提高自己德行的。
    贤良的人,德行高尚,口才善辨,学术广博。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塞路初晴
  • 下一篇:A:最近有没有去“扫货”啊? B:有啊,刚“败”了一个“小马可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