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
作者:詹克明 文章ID:54554 浏览:
【原文】
种子
詹克明
⑴生命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只能按照既定程序不回头地走到底,中途停止就是夭折。种子是一轮生命完成后的“暂停”,它清醒地等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开始。种子完全掌握着启动自己生命的主动权!
⑵生命为何要采取“种子”形式?其存在的充分理由何在?
⑶是为了传承生命吗?是的。万物有生必有死,正如蒙田所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所有生命体都无一例外地设定了自我衰亡机制,让位给下一代生命。但实现这种生命的链接并非一定要采取“种子“方式,许多无性繁殖方式也同样能够延续生命,使子孙万代生生不息。例如灯笼草会在叶尖长出众多新一代子体,落地生根,即成新株。可见生命的传承并非一定要采取“种子”方式。
⑷是为了躲避恶劣环境吗?是的。但这也不能成为种子必须存在的理由。许多热带雨林终年常绿,并无干旱严寒之虞。如高寒地区许多草本植物就是依靠地下根茎越冬的。可见无论从当今热带植物来看,还是从种子植物起源来看,规避恶劣环境也不构成种子必须存在的充足理由。
⑸纵观植物界发展史便可以看出,种子存在之要旨绝不是为了退守,而是为了进取!生命活力的强弱既表现在种群个体的繁衍数量上,又表现在应对环境的变通能力上,而种子植物在这两方面都独具优势。
⑹任何一个生命力强盛的物种都具备短时期称霸世界的雄心与能力。人堆里未必个个都是想当将军的士兵,但可以肯定,每株种子植物都是一个心怀征服世界的绿色“拿破仑”!“绿林”之中,真的个个“好汉”。
⑺“大树千颗籽,一穗百粒粮”,种子植物这种按百、按千“倍增”又怎会不蕴涵着更大的爆发潜力呢。更何况有些植物的种子数量比这还要超出千倍万倍呢。如热带雨林中有种附生植物兰花,一株兰花可以产生一百万颗种子,这种极小极轻的种子被风吹到雨林树皮上,就可附着生长。可以说每株兰花都具有独霸整座林的扩张能力。美丽居然包藏野心!
⑻生命需要播散。强大的繁殖能力必须要以强大的空间扩散能力作保障,使每一子代个体都能得到足够的生存空产。虽然植物立地不动,但它的种子却可以各出奇招,变静为动。有的长有羽毛状降落伞(如浦公英);有的细极如尘随风播扬(如罂粟);有的厚实硬壳耐得海水浸泡,飘洋过海远播彼岸(如椰子)……当然最具传播能力的还是人类,它可使用一切现代交通工具将种子在洲际快速传播。种子植物不愧是以静驭动的高手,连人类都要供其使役。从这略带狡黠的动态扩散中,不仅其锐意进取之雄心让人敬佩,其扩展领地之绝妙也令人赞叹。
⑼也许生命最具伟力,最能体现其活力的还在于一个“变”字。因为环境总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主宰,它永远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剧烈,有时和缓,有时又会突然走向极端。只有能够顺应各种变化,永远拿得出适合新环境生存的变体,这样的物种才有可能继续存在下去。那些难以变通的物种,哪怕它数量再多也会全军覆没。
⑽“数量”只能占领现在,“变化”才能拥有未来!
⑾一个物种保有的变化方式越多,越宽阔,其生命力也就越强盛,越具发展潜力。变化方式枯竭意味着物种的老化与生命力的萎谢,只能走向物种的衰亡。大自然只承认优势,谁拥有最丰足的变化方式,谁能在任何环境变迁之时都能变异出占有优势的子代,谁就能在地球上占有最大的生存份额。尤其重要的是,这种重组变化仅仅发生在种子形成的阴阳交合之际,此前此后的生命过程都不享有这种机会。
⑿“变”是生命立足之本,也是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进化之根本。地球上由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发展到当今如此高级的生命形态,也全靠一个“变”字。在整个生命发展历史中,只有在形成种子之后才加速了这一进化历程。因为这种繁衍方式能够提供为数众多的变化方式,使得每一颗种子都有可能载带彼此差异的遗传文本,具有与众不同的体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上决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种子!
⒀由是观之,种子植物最核心的优势就在于“变”与“量”的结合——以数量容纳变化,以变化丰富数量,体现出一种充满哲思与雄心的大智慧。
⒁植物并无“思想”,其实生存的大智慧本无需“动脑”。大自然只需不断地剔除劣者,让优者留存,就可以在无目的中产生出目的性,在无方向中产生出发展方向来。生命进步的伟力就在这去留之间!
⒂大知无思,只需顺通自然!
【问题】
6.第⑴段中的“暂停”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7.第⑶、⑷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 】。(2分)
8.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
9.下列说法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文中以灯笼草、兰花及蒲公英等为例,说明了种子存在的理由。
B.“生命”居然“包藏野心”一句贬斥了兰花独霸森林的张狂野心。
C.依照作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层次,第(12)段应归入第四层次。
D.种子植物活力的变通能力远远胜过它的繁衍数量的能力。
E.全文从自然科学角度入手阐述了种子锐意进取的本质特征。
F.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厚实,议论条分缕析,读后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10.“变化”才能拥有未来的理由可归纳为(3分)
⑴【 】。
⑵【 】。
⑶【 】。
11.第(14)段说“植物并无思想”,又肯定“这是生存的大智慧”,前后是否矛盾,说说理由。(3分)
【 】。
12.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周密严谨与通俗易懂。(4分)
⑴周密严谨【 】
⑵通俗易懂【 】
【参考答案】
6.种子在萌发新生命诞生前的孕育与期待。(2分)
7.为下文突出(强调)种子的要旨起了蓄势铺垫的作用。(2分)。
8.运用比喻(类比)的手法形象阐述了种子具有征服自然世界的雄心。(2分)
9.EF(6分)
10.(3分)
⑴只有顺应客观环境各种变化才得以生存。(1分)
⑵物种变化方式越多,生命力越具潜力。(1分)
⑶变化才能使生命由低级向高级进化。(1分)
11.不矛盾。说“并无思想”是从植物不具备人类一般的思考能力,而说“大智慧”则是对自然界种子植物“变”与“量”结合角度做出的客观评价,前后着眼点不同。(3分)
12.(4分)
⑴周密严谨(2分)例⑴“种子存在之要旨绝不是为了退守,而是为了进取!”
例⑵“而种子对植物在这两方面都独具优势。
例⑶“生命最具活力,最能体现其活力的还在于一个‘变’字。”
例⑷“从这个意义上说,世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种子。”
以上例句说明为了准确阐明种子植物的本质特征,特别注重句中副词的限制修饰作用,有的是表强调突出,有的是表范围限制,有的是表层进,显出论述过程中语言的周密性。再如表达的精巧与贴切。
⑵通俗易懂(2分)例⑴“绿林”之中真的个个好汉;美丽居然包藏野心;植物不愧是以静驭动的高手,连人类都要供其使役等,通俗易懂,不用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