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百川墓志铭
作者:方苞 文章ID:54596 浏览:
【原文】
兄百川墓志铭
方苞(清)
①兄讳舟,字百川。性倜傥,好读书而不乐为章句文字之业。八九岁诵左氏、太史公书,遇兵事,辄集录置袷衣中,避人呼苞,语以所由胜败。时吾父寓居棠邑留稼村,兄暇则之大泽中,召群儿布勒左右为阵。
②年十四,侍王父于芜湖。逾岁归,曰:“吾乡所学,无所施用。家贫,二大人冬无絮衣。【当求为邑诸生,课蒙童以赡朝夕耳。】”逾岁入邑庠,遂以制举之文名天下。慕庐韩公见之,叹曰:“二百年无此也。”自以时文设科,用此名家者仅十数人,皆举甲乙科者。以诸生之文而横被六合,自兄始。一时名辈皆愿从兄游,而兄遇之落落然。
③江西梁质人、宿松朱字绿以经世之学,自负其议论,证曏经、史,横从穿贯,闻者莫不屈服。而兄常默默,退而发其覆,鲜不窒碍者。苞谓兄:“盍譬晓之?”曰:“诸君子口谈最贤,非以忧天下也。”
④兄长余二岁。儿时,家无仆婢,五六岁即依兄卧起。兄赴芜湖之岁,将行,伏余背而流涕。其后少长,即各奔走四方。余归,兄常在外;兄归,余常在外。【计日月得与兄相依,较之友朋之昵好者,有不及焉。】兄常曰:“吾与汝得常家居,俾二大人无离忧。春秋佳日,与二三同好步北山,徘徊墟莽间,候暝色而归,吾愿足矣。”及庚辰四月,余归自京师。七月,兄归自皖江而疾遂笃,未得一试斯言也。
⑤弟林先兄十岁卒。兄欲于近郊平畴买小丘自为生圹,而葬弟于其侧。辛巳四月,余为弟卜地于泉井,梦土人云:“伯夷今葬是。”余不忍废兄之命,遂以次年三月十六日迁弟柩与兄并葬其村之北原。兄殁于康熙辛巳年十月二十一日,年三十有七。娶张氏,子道希、道永。铭曰:
⑥不若于道者天绝之,胡体其所受而至于斯?矧材与志,古固有不遂而又何悕!
【注释】悕:悲伤。
【问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逾岁入邑【庠】( )
(2)自【负】其议论( )
(3)其后【少】长( )
(4)兄归自皖江而疾遂【笃】(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召群儿布勒左右【为】阵 然后践华【为】城
B.兄暇【则】之大泽中 位卑【则】足羞
C.遂【以】制举之文名天下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候瞑色【而】归 蟹六跪【而】二螯
19.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5分)
(1)当求为邑诸生,课蒙童以赡朝夕耳。
(2)计日月得与兄相依,较之友朋之昵好者,有不及焉。
20.第②段“而兄遇之落落然?”一句中的“落落然”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21.根据文章,归纳墓志铭这种文体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7.(1)学校
(2)凭借、依仗
(3)稍微,逐渐
(4)深,重(4分)
18.D(2分)
19.(1)(我)应当谋求做乡里的生员,教授乡里的小孩子学习来早晚赡养父母。(3分)(主语省略、为、课、以)
(2)计算能够和兄长相互依靠一起生活的时间,与亲近友好的朋友(相处的时间)相比较,还远远比不上呢。(2分)(得、定语后置)
20.“落落然”意为举止潇洒自然,(1分)反映出兄长面对盛名和名辈的主动结交,心境平和,不卑不亢,淡然处之。(2分)
21.墓志铭,写在墓碑上的一种文体。(1分)一般包括“志”和“铭”两部分。(1分)志,主要叙述死者的生平事迹。(1分)铭,主要是对死者的赞扬、告慰和悼念之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