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语言是无须保卫的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邹启宇  文章ID:54641  浏览:

【原文】
    语言是无须保卫的
    邹启宇
    ①中国绝大多数人世世代代讲汉语,长期以来没有感受到汉语有危机。前些年,有人说现在中国人的汉语退步了,英语学多了,祖国的汉语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要起而保卫汉语。后来不仅汉语要保卫,似乎汉语方言也要保卫了。2005年,有人说上海话要消失了,孩子不会说上海话了,于是一时间掀起了一股“保卫上海话”的小浪潮,最近,广州有人又无中生有地制造有关当局“推普废粤”之说,提出岭南文化垂危,号召保卫粤语。其实,这些耸人听闻的说法都与语言本身的发展无关。
    ②一些语言因为负载着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使用的人多,就更为强势;一些语言人们渐渐少用,通行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甚至逐渐消失,需要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加以保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
    ③比如满语,它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清兵入关后,清朝朝廷的语言和公文既用汉语汉文,又用满语满文,自乾隆时代中期以后,各地满族逐渐以汉语为母语,在朝廷中满语也越来越少使用;满文通行更少,渐渐专用于官方的一部分记录,到了今天,只有黑龙江少数9镇的老人和部分语言学家还能使用满语,能听能说的不到两百人。
    ④过去有人说中国“一穷二白”。“白”指的是中国文化、教育落后,文盲多。其实这只说到一面,另一面是以汉语文为栽体的文化是极其博大精深的。浩瀚的《四库全书》也只能包含它的一部分,还“白”吗?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元代和清代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一个统治中国97年,一个统治中国268年,时间也不能说短,但立国以后也不得不以汉语汉文作为官方的通行语言文字。
    ⑤那么,人数较少的民族,他们的语言是否必然会被排挤而不得不消失呢?不然,比如西双版纳,近几十年来汉语通行的范围日益扩大,傣族中青年能讲普通话的越来越多。但汉语的通行只不过扩大了傣族群众的活动范围,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傣语并不因此削弱,那里的傣族互相之间照样讲西双版纳傣话。最后一任“召片领”(西双版纳傣王)刀世勋先生不仅精通傣文化,而且熟悉汉文化,能用流利的傣汉两种语言讲课,带研究生,用两种文字撰写著作。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在西双版纳傣语和至少使用了700年的傣叻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具有特殊价值的傣文化,它并不因汉文化的传播以及它同汉文化的密切交流而被替代或受到削弱。
    ⑥有人说,我们的青年学生英语学多了,要少学英语,多学汉语。这个话我赞成一半,就是我们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学好汉语文,起码,口语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站起来能侃侃而谈,最好是说得头头是道,不要以后当干部离开稿子就讲不了话:书面表达要条理清晰,基本上没有病句错字。虽然如此,英语仍然是要下功夫学好的。举一个例,如果电脑是中国人发明的,如果互联网是中国人发明的,那现在全世界都在学汉语。然而不是,电脑和互联网是使用英语的人们发明的。你不懂英语就掌握不好现代信息技术,必然使自己在世界上信息不对称,据统计,2008年,全世界的信息量67%来自美国和西欧。互联网中的资料,87%是英文的,全球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中,80%以上的检索资料是英文的,美国和西欧许多信息公司靠高价卖数据库发财,而这些数据库都是英文的。你不学英语,不努力学好英语,怎么知己知彼,怎么取得世界上大量先进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发展我们的国家?
    ⑦语言是无须“保卫”的。我不担心汉语会在同外界交流中削弱,而且我坚信汉语中普遍应用的普通话必然会在国内外进一步推广。如果你真想保卫某种语言,【    】保卫某种方言,办法其实很简单,你努力增加它的社会经济文化载荷量,使它更丰富,使它更优美,让更多的人来使用它吧。

【问题】
    1.某种语言能够得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2分)
    2.对第②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结构上,这段文字承接上文最后一句,又引出下文的论述。
    B.这段文字将两类不同的语言作对比,阐述了语言兴衰的规律。
    C.这段文字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它是全文立论的主要依据。
    D.作者认为只有趋于消失的语言才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保卫它。
    3.第⑥段先谈学好汉语文的道理,然后再论述要努力学好英语的必要性,结合语境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4.第⑦段方框内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还是
    B.不是
    C.甚至
    D.或者
    5.第⑤段列举傣族人之间依旧用傣语交流及刀世勋先生精通傣汉两种语言的事例,其作用是:【    】。(2分)
    6.联系全文,概括其中作者就“汉语危机”问题所发表的见解。(3分)

【参考答案】
    1.(负载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2分)
    2.D(3分)
    3.照应文章开头“现在中国人的汉语退步了,英语学多了”及这一段开头“要少学英语,多学汉语”的言论展开议论,使议论更有针对性;在论述学好汉语文的基础上,强调说明学好英语的必要性,使议论更加全面、辩证。(4分)
    4.D(2分)
    5.以此说明人数较少民族的语言未必因被排挤而消失.是对前述有些语言“通行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甚至逐渐消失”观点的补充,更进一步阐述文章中心。(2分)
    6.(1)保卫汉语的说法都与语言本身的发展无关;(2)以汉语文为载体的文化是极其博大精深,(从历史上看,)不会有危机感;(3)汉语不会在同外界交流中削弱,而且汉语中普遍应用的普通话必然会在国内外进一步推广。(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于理,故虽恶人,皆
  • 下一篇:心头一杯冷咖啡
  • 【推荐文章】

  •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节

    【原文】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 凯勒(节选) 海伦 凯勒在出生18个月后...

  • 卜算子·漫兴

    【原文】 卜算子 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 别薛华

    【原文】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

  •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原文】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

  • 行路难(其一)

    【原文】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

  • 【最新文章】

  • 与命运搏斗的天才残疾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节
  • 母爱像棉花盛开
  • (1)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发挥你的想象,描述
  •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孟子的“乐以
  • 草木恩典
  •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
  •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
  • (3)下面有关写作的短文,从语意连贯和表意
  • 6.请你用对偶的形式,根据下面的文字为图书馆
  • 不要秘诀的秘诀
  • 卜算子·漫兴
  • 失落在水中的秘密
  • 承认自己是“神经病”的章太炎
  • 终南别业
  • 在当今中华大地的许多乡村,每逢农历年时,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