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净因院画记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苏轼  文章ID:54684  浏览:

【原文】
    净因院画记
    苏轼
    ①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②与可①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迭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②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
    ③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③,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余与之偕别长老道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师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于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余并为记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
    【注】①与可:文同,字与可,时著名画家,作者表兄。②厌:满足。③方丈:佛寺长老或住持居室。

【问题】
    22.苏轼,字【    】,高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作品【    】。(2分)
    23.第一段“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一句中,“工人”的意思是【    】。(2分)
    24.以下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与可的画作不合常形却合常理。
    B.与可为净因院前后共计作了两幅画。
    C.作者认为与可的画既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特征又体现内在神韵。
    D.本文是作者应道臻师的邀请而写作的。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参考答案】
    22.(2分)子瞻《前赤壁赋》(《石钟山记》《水调歌头》)
    23.(2分)(一般的)画工(画师、画匠)
    24.(2分)C
    25.(3分)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是多角度描绘文与可画作生动逼真、姿态万千的特点(1分);再用散句表明苏轼对其画作境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高度赞美(1分)。句式参差,富于变化(1分)。
    26.(4分)赞扬文与可绘画不但能得到竹石枯木的形似,更重要的是能够画出其精神,做到神似(1分);借此来表明自己的绘画理论(1分):绘画者用艺术表现事物之形时必得寓其理于中,(1分)既将客观事物精确再现,又将画家的主观意趣得到了完满的表达,使人们的欣赏要求得到满足(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
  • 下一篇:千古黄鹤
  • 【推荐文章】

  • 南柯子·春景

    【原文】 南柯子 春景 (宋)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

  • 春望

    【原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画眉鸟

    【原文】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

  • 九日送别

    【原文】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 玉仙馆

    【原文】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

  • 过李处士山居

    【原文】 过李处士山居 姚合① 闲居昼掩摩,门柳荫蔬哇。 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渓。 ...

  • 【最新文章】

  • 青花字
  • 南柯子·春景
  •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
  • 读李翱文
  •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乙)世皆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乙
  • 北京的古塔
  • 风铃
  • 光绪己亥年的秋天,一个秋月当空的晚上,在绍
  •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
  • 归园田居
  •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乙】潭中
  • 卖花词
  •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