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题西溪无相院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张先  文章ID:54809  浏览:

【原文】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题】
    14.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善写影。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明写,有暗写。请写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    】”“【    】”。(2分)
    15.下面对这首诗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由远及近,先从大处落笔,展示西溪天光水色,浑融一片的气势;接着写临溪的屋宇明丽清静,仿佛平卧在水面上,呈现了一种安宁悠闲的景象。
    B.颈联照应题目“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写出无相院是个离俗之境;以人行鉴中表现由静到净的过渡,几乎达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
    C.尾联显出这首诗的奇巧之处:先突出西溪妙境的原因,后又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余味悠然,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了一种高妙情致。语言清丽,境界阔大,寄寓了诗人摆脱尘俗的人生渴望。
    16.请自选角度,对诗歌颔联是怎样写景的作简要赏析。(8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
    14.(2分)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15.(3分)D(错在“境界阔大”)
    16.(4分)角度一: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句中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角度二:也可以从诗人善于捕捉极细小而不易察觉的物象,“浮萍破”是水上微风初起所致,一个“破”字,寓动于静,体物入微。下句小船归来时依稀听到由水流带出的两旁草动的声音,以声衬静,表现了环境幽静。(明确角度及所写之景2分,作用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今夜的泪水
  • 下一篇: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华已
  • 【推荐文章】

  • 栾家濑①

    【原文】 栾家濑①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②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

  • 春日即事

    【原文】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 渔翁

    【原文】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②...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卜算子·席间再作

    【原文】 卜算子 席间再作 葛立方 袅袅水芝①红,脉脉蒹葭浦②。淅淅西风淡淡烟,几...

  • 即事

    【原文】 即事 【宋】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

  • 【最新文章】

  •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 6.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
  • 成都的卖水人
  • 12.写作,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请根据
  • 甲文:《桃花源记》节选 乙文:南阳刘驎之
  • 使至塞上
  •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年级(1)
  • (甲)亲贤臣,远小人 (乙)当今天下之病,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
  • 星际旅行靠什么导航
  • 朱家救季布
  • 孙觉(字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①者,
  • 李生论善学者
  • 栾家濑①
  •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