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激情与理性”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976  浏览:

    “激情与理性”是一道“关系型”的作文命题。写作本文首先得理解“激情”与“理性”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激情”是一种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而“理性”指的是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激情往往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如:乔布斯),而理性则是把握人生方向与平衡的方向盘(如:布恩)。一个人如果没有激情,人生会变得冷漠、萎靡而苍白;但是如果缺乏理性的驾驭。激情则很有可能变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带着你驰向你无法预知的境地。所以,应当努力达到二者的和谐共处。完美统一,这样才能谱写出人生的华彩乐章,也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思考这一问题,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也不无意义。
    写作本文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上那些缺乏理性思考,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凭一时热情办事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议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可联系社会上某些瞻前顾后,一味计较成败得失而缺乏热情的冷血的社会现象展开评议,指出在这类社会问题中缺失的关键元素——或理性,或激情,从而强调理性与激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偏废的道理。
    其实在古今中外的名人当中,有因“激情与理性”完美结合而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如勾践、司马迁、居里夫人……也有因一时冲动而遭受损失甚至丢失生命的典型,像普希金、莱蒙托夫以及战争年代许许多多因一时的激情而让革命事业遭受损失的盲动者。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传》里多激情澎湃而理性缺失的莽汉,所以一部《水浒》最终以悲剧收场;而《三国演义》里多激情与理性结合的有勇有谋的英雄,所以三足鼎立难分高下(刘关张的覆灭也多少与他们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有关)。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此文的正反面论据。
    激情与理性
    人生如一条河,既有汹涌澎湃的激越,也有不舍昼夜的淡定;生活如一首歌,既有慷慨激昂的节奏,也有舒缓雅致的旋律;人生是一条看得见始点和终点的长征,需要激情的支撑,也需要理性的依托。
    激情和理性是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激情往往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而理性则是把握平衡的制动和方向盘,二者和谐相处互相依存才能完美统一。激情和理性又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必须把持有度,在激情中拓展,在理性中升华,完美追逐的梦想才能绽放出更多的辉煌和美丽。
    在先哲圣贤的人生体验中,激情和理性都是不可或缺又相互制衡的。儒家强调积极用世,成仁取义,乐此不疲,即使知道天下事不可为也要尽力为之,有了这种激情,才有了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打造了彪炳千秋的中华文明。但儒家的激情是在倡导“仁义礼智信”等处事原则的理性尊严基础上的。道家更多主张休养生息、清静无为,在理性的另一面,道家也注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激情感受,在顺天应运知命的理性中,区追求生命的情味,生活的感悟。所以杜甫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纵然困顿和艰难不断,始终用如椽之笔去书写那永不磨灭的理想和梦想。而陶渊明则有不折腰于五斗米的理性,断然放弃了曾经萦绕自己三十年的尘网,去收获“乐夫天命夫”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张养浩《标山记》赏析
  • 下一篇: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背景、译文
  • 【推荐文章】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杜甫《阁夜》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鉴赏

    【原文】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赏析

    【原文】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

  •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鉴赏、赏析

    【原文】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

  • 王安石《读史》赏析

    【原文】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黯犹承误,末俗纷纭...

  • 【最新文章】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 张养浩《标山记》赏析
  • 鹭鸶的脚有多长
  • 以马为师的启示
  • 讲故事 说“联想”
  •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译文、简析
  •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赏析
  •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 落花时节又逢君
  • 词句巧积累——街市道路
  • 古诗中常见的典故
  • 杜甫《阁夜》注释、译文、赏析
  • 胡世将《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
  • 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背景、译文
  • 《齐桓公得宁戚》译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