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5日
作者:杜甫  文章ID:55880  浏览:

【原文】
    月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问题】
    注: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现四川奉节)西阁,此诗就是在那里写的。
    14.本诗句写“月”。颔联写了【    】(2分)
    15.对诗句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吐”字生动地写出月亮初升景象,赋予“山”动态的美。
    B.“疑鹤发”、“恋貂裘”,既是诗人的推想,又描绘了月之白与月之寒。
    C.尾联,明写嫦娥孤寂,实则推己及人,表达诗人自况自伤之情。
    D.深秋月夜,诗人通过所见所感,抒发自己衰老孤寒、凄凉寂寞的境遇。
    16.“残夜水明楼”被后世称为“古今绝唱”,试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2分)月色(光)、月形
    15.B
    16.(4分)“明”字本是形容词,此处兼摄动词的作用,描绘了楼台在月光水波反射之下,熠熠生辉。(2分)“残夜”本有孤寂萧条之意,和明月水波形成反差,以此烘托月华之美(2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颔联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分析。“开镜”写出了月光如水;“钩”写出了月的形状如钩。由此可得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可根据对诗歌整体内容及大意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分析,B项,“描绘了月之白与月之寒”理解不正确,应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衰老孤寒的感叹之情。所以选B。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时,可抓住关键词,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现的事物特点,表现的作者的情感。关键词:明、残夜。可从词性、对比的角度分析月光之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惊蛰
  • 下一篇: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馀,更始败,
  • 【推荐文章】

  • 【原文】 月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

  • 嘲子由

    【原文】 嘲子由① 苏轼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

  •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原文】 高阳台 寄越中诸友 周密【1】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客浅入蒹葭。雪霁空城...

  • 寄黎眉州

    【原文】 寄黎眉州① 苏轼 胶西②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③寒堆春后雪,...

  •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原文】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

  • 【最新文章】

  • 医生的职责
  • 嘲子由
  • 奶奶的茶园
  • “供给侧改革”最近成为财经界的热词。这个词
  • 刑赏忠厚之至论
  •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
  • 诗的世界在每一个角落里等待
  • ①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
  • 网络改变人性?
  • ①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
  • ①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
  • 呈寇公二首
  • 上海的另一面
  • 少些”精神贵族“,多些贵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