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绿色时尚在两晋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2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901  浏览:

【原文】
    绿色时尚在两晋
    ①中国传统的漆色,上溯夏商,下及明清,绵绵几千年沿袭到今天,几乎都是以红、黑两色为主流的。故宫午门两扇高大的朱漆宫门,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至今还令参观者有一种压抑的肃然起敬。即便远离京都的江南宅第,红漆的灯笼与黑漆的侯门相映成辉,也象征着财富与身价。民间更把红与黑比喻为生死两极,使这两种漆色充满了哲学的玄机、充斥着日常的生活。
    ②但是,细细咀嚼中国的历史,却发现也有例外。在频频改朝换代中一个很短暂的两晋时期,却另有一抹清丽的亮色。晋人爱绿髹,文献有记载。王羲之有一篇著名的《笔经》称,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镂管见遗,录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宝雕琢,然后宝也。”他喜欢绿沉漆的笔管,以为并非一定是金宝雕琢镶嵌的笔管才算名贵。《太平御览》叙说了南朝初期一个官官相妒的故事:“元嘉中中丞刘桢奏,风闻广州刺史韦朗于州作绿沉银泥漆屏风二十三床,请以事免朗官”(用绿沉漆髹饰的名贵屏风,一次就作了二十三床,当官的实在太奢华)可见在两晋时期,从朝廷到州官,从文人到百姓,都以绿髹为时尚,在以黄、红、黑为封建原色的社会里,这种绿色时尚确实称得上是一种叛逆色彩。
    ③缘何两晋时代以绿沉之髹作为时尚?夹在战乱间隙中诞生的两晋难有汉武盛世那种霸气,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沿袭着三国遗风,显得鞭长莫及,政治氛围的宽松、平和使得士大夫阶层崇尚自然本色的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示。西晋时,南方战乱较少,中原大族纷纷南迁,这批闲适人士生活上依然优裕,礼法对他们的约束又疏松,与南方本地一批从事文化活动的士族阶层相结合,在文学、经学、博物、艺术等领域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正是这批文人雅士厌倦战乱、向往宁静,厌倦大红大黑的世俗色彩、向往寄情山水的自然本色,倡导绿髹成了生活时尚。陶潜《归园田居》中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有“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王羲之有兰亭文会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名篇;七贤名士更是怡淡闲适于竹林深处,用绿色来包裹视野、包裹生命。绿色之髹正是体现了士大夫阶层对皇权色彩喊“不”的人本精神,也得到了社会民众的认同。
    ④还有一个因素。自三国、西晋以来,制瓷业发展迅猛,青瓷与漆器第一次在手工领域碰撞,青瓷的翠色对传统朱、黑色彩形成了色流时尚的挑战。漆器向瓷器靠拢,着上了绿色的时装,当然,瓷器也向漆器靠拢,则是参考了漆器的器型,丰富了自己的品种。总之,这是一个瓷器、漆器相互竞争、相互发展、并驾齐驱的时代。
    ⑤绿沉漆始制于两晋,鼎盛于两晋、南北朝(其流行可尾延到宋),为文献所记载,但是那个时候的实物却一直无处可觅,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陕西法门寺塔藏中才发现了一件唐代绿沉漆金平脱钵,让我们在千年猜想中终于找到了一个解读绿沉之色的“黑匣”。
    【注】髹:把漆涂在器物上之意。

【问题】
    1.如果要替换掉第①段中的“即便”一词,根据上下文,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纵然
    B.况且
    C.因此
    D.也许
    2.本文认为传统的漆色都是以红、黑两色为主的原因有:(3分)
    (1)【    】
    (2)【    】
    (3)【    】
    3.解释第⑤段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4.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选择故宫、江南宅第为例,既有建筑上的代表性,又考虑到了地域的特征。
    B.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C.第③段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源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文中提及的陶潜、谢灵运、“七贤名士”,都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5.纵观全文,请阐释“时尚”这一概念的内涵。(4分)
    6.关于本文的文体,有说明说,议论说,二者兼有说。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1分)A
    2.(3分)①象征着权力与威严;②象征着财富与身价;③充满了哲学的玄机、充斥着日常的生活。(1点1分)
    3.(2分)“黑匣”:原指用于分析飞机失事原因的记录仪;此处喻指“有力的证据”。
    4.(2分)B
    5.(4分)要点:①反叛(挑战)传统;②流行当下;③崇尚自然;④追求自由;⑤富有创新意味(任意4点,1点1分)
    6.(4分)提示:此题属开放类,不论观点如何均可;关键看对问题的阐释。(观点1分,阐释3分)
    示例:(1)从文题看,既像说明的对象,又似论证的观点;(2)从表达方式看,有说明,更有议论;(3)从文字风格看,既有说明文的简洁、规范,又有议论文的准确、严谨。结论:同时兼有说明、议论两种文体特质;或者说是一篇兼有说明文某些特征的议论文。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处州照水堂记
  • 下一篇:窗外人生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