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念奴娇·登多景楼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陈亮  文章ID:56036  浏览:

【原文】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②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③!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③强对:此指强敌。

【问题】
    14.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1分)
    A.水调歌头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沁园春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阕中“今古”暗示此词是借古论今,“鬼设神施”三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自豪。
    B.上阕“一水横陈”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非常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该北上争雄。
    C.下阙“因笑”二字,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阙浑然一体。
    D.下阙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暗含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批判。
    16.联系全词,分析下阙划线句子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4、(1分)C
    15、(3分)A(错在“自豪”)
    16、(4分)抒发了作者对北伐义无反顾的豪情和破敌取胜的信念,(2分)批判了南宋朝廷如六朝统治者一样出于私利,只知借天险以求苟安,讽刺了他们只是空论清谈而不图恢复中原。(2分)
    《念奴娇·登多景楼》译文:
    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六朝的旧事,原来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
    于是笑王、谢等人,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像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像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烟囱里的兄弟
  • 下一篇:姚平仲小传
  • 【推荐文章】

  • 别相饯诸友①

    【原文】 别相饯诸友① 何景明 双井山②边送客时,满林风雪倍相思。 西行万里遥回首...

  • 四块玉·闲适

    【原文】 四块玉 闲适① 关汉卿 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

  • 海棠

    【原文】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朦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

  •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原文】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

  • 夏意

    【原文】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

  • “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

    【原文】 蝴蝶效应 和 混沌理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

  • 【最新文章】

  • 别相饯诸友①
  • 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 四块玉·闲适
  • “说书”艺术:第七块醒木
  • 海棠
  • 有科学家认为,由父母选择基因“组合”下一代
  • 国学大师饶宗颐
  • 审美“关系在先”及其自由性
  • 后庭花
  •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写)文诵诗赋。及长
  • 塞上听吹笛 听晓角
  •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元人杂剧
  • 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
  •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