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发布时间:2021年9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吴伯萧  文章ID:51360  浏览:

【原文】
    我还没有见过长城①
    吴伯萧
    ①【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②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已印上了它伟大的影子。读中国历史知道,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因地形,制险塞,就魏、燕、赵长城,来了个连络修筑,遂成就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秦始皇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个暴君的影子,独独万里长城至今亮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成为四千余年文明古国的标志。这不是因为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的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血肉的结晶!
    ③曩昔,在万年书屋,听主人说:有一次趁火车过南口站,站台小立,顺了荒旷的山麓眺望,遥瞻依地拔天的万里长城,那雄伟的气象,使人不觉要引吭高呼。嵯峨的山巅上是蜿蜒的城墙,是雄壮的碉堡,再上去是穹窿似的苍天。|山下是乱石,是谷壑,是秋后的蔓草婆娑。西风刷过,那一脉萧萧声响,凄凉里含了悲壮,令人独立巍然,觉得这世间只有自己,却又【忘怀了自己。】很记得,主人说时,从沙发椅上跳起来,竖起大拇指,蔼然的脸上满罩了青年的光辉。记得从万年书屋出来的归途,披了皎洁的三五月,自己迈的是鸵鸟般的大步。
    ④又一回,一个青年画家朋友,谈到自己绘画的进步,说几乎像英国拜伦一觉醒来成了桂冠诗人一样,是走了一次长城,才将笔法放开,心胸也跟着宽阔了的。那谈吐的神情,也简直令人疑惑他生生吞下了一座长城的关口。是呢,听说太史公司马迁周览了名山大川,文章才满蕴了磅礴的奇气。江南风物假若可以赋人以清秀的姿容,艳丽的才藻,塞北的山峦与旷野是会给人以结实的体魄,雄厚的灵魂的。啊,长城!
    ⑤从山海关一路数去,你知道么?像喜峰口、古北口,像居庸关、雁门关,一个个中原的屏藩要塞,上口真要有【霹雳般的响亮呢。】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守得住一处,就可保得几千里疆域。啊,真愿能逐关趋访,去问问古迹,温温古名将的手泽,从把守关口的老门丁和城下淳朴的住户那里,听取一点戍边将士的英雄传说。【可是我还没去!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⑥朋友,你可想过,到长城北边,那黄河九曲惟富一套的地方,带一帮茁壮的男女,去作一番辟草莱斩荆棘的开垦事业么?你可想过,在兴安岭东南那一抹平坦的原野,借春夏丰茂的牧草,来编柳为棚,垒土为壁,养骆驼,榨牛奶么?不然,骑马去吧!在平沙无垠的原野里,你尽可纵身于野马群中,跨上一匹为首的骏骥,其余的会跟你呼啸而至的。那边塞寒冬霏雪凝冰时的生活,你也想尝尝么?汉代昭君曾戎装乘马出塞而去;巾帼中有此矫健,难道你堂堂须眉就只知缩了尾巴向后退么?
    ⑦【唉,说什么,朋友,我还是没见过长城!】在恨着自己,不能像大鹏鸟插翅飞去;在恨着自己,摆不脱蜗牛似的蹊径和周身无名的链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那才算有骨头!无怪他六出边关讨伐匈奴,卒得威震异域。
    ⑧【我还没见过长城!但是,长城我是一定要见的!】有朝一日,我们弟兄从梦中醒了,弹一弹身上的懒惰,振一振头脑里的懵懂,预备好,整装出发,我将出马兰峪,去东北的承德,赤峰;出杀虎口,去归绥,百灵庙;从酒泉过嘉峪关,去安西、哈密、吐鲁番。也想,翻回来,再过过天下第一关,去拜拜盛京②,问候问候那依旧的中国百姓!
    ⑨长城,登临匪遥。愿尔为祖国屏障,壮起胆来!
    (有改动)
    注:①本文写于1936年。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②盛京,指东北沈阳。

【问题】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因地形,制险塞,连接各国长城而形成的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血肉的结晶,暴君秦始皇并无什么功绩可言。
    B、喜峰口等关隘的名字之所以“有霹雳般的响亮”,是因为座座雄关都是中原的屏障,大都承载着戍边将士的英雄传说。
    C、第⑥段叙写的是豪迈奔放、充满激情、自由洒脱的边地生活,虽与长城无关,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D、文中提到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六出边关讨伐匈奴、威震异域的故事,不仅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也表达着自己的志向。
    E、尾段中的“尔”指的是长城,作者表示,到长城的路其实并不遥远,自己一定会去看一看作为祖国屏障的长城。
    18.(1)第③段中写到万年书屋的主人讲述自己路过南口车站的经历,他在看长城时为什么会“忘怀了自己”?(3分)
    (2)作者在第⑧段中写自己将出长城名关驰骋北疆,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2分)
    19.“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20.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要借写长城来表现这一主旨?(5分)

【参考答案】
    17、(4分)BD(A“暴君秦始皇并无什么功绩可言”错。C“虽与长城无关”错,精神是相同的;“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错,主要表达的是不怕艰苦、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E“匪遥”,不是指路途不远,而是指时间不远了。)(每项2分)
    18、(5分)(1)(3分)“忘怀了自己”是因为心灵被雄浑苍凉的秋日长城所震撼。(修饰词1分,长城1分,震撼1分。)
    (2)(2分)渴望建功立业(意欲有所作为)的壮志豪情(定语1分,中心词1分。)
    19、(4分)①紧扣题目,使文章的整体感更强(结构更严谨)。(1分)②反复,使情感表达更强烈突出。(1分)③提示着(表现了)作者从遗憾、到自恨自责、到坚定自信的情感变化。(2分,“提示变化”1分,定语1分。)
    20、(5分)主旨是:号召中国人,面对外敌入侵,要强健精神,壮起胆来。(2分)长城正是雄壮精神之象征。(1分)写长城可将抽象的主题表达得更加形象鲜明;含蓄,耐人寻味;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2分,答出两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出奇地健康平衡的人。他是逻辑经验
  • 下一篇:四块玉·闲适
  • 【推荐文章】

  • 南安军

    【原文】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

  • 风入松

    【原文】 风入松① 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痛余孤负金...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原文】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

  • 吉祥寺赏牡丹①

    【原文】 吉祥寺赏牡丹① 苏轼 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

  • 水仙子·咏雪

    【原文】 水仙子 咏雪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 【最新文章】

  • 7.湘潭,伟人的故里,湖湘文化的沃土。创建“
  •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乙】上
  • ④面对历史,安倍一心想为日本“松绑”,崇尚
  • ⑤李清照《醉花阴》一词的末尾,以“莫道不消
  • 感遇(其十一)
  • 江南性情的古镇
  • 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
  • 子夜昙花
  • 正直是真理崛起的花冠,是让正义点燃的熊熊圣
  • 录入、删除,这些词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
  • 新华中学初三(9)班举办“名著知多少”语文
  • 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对宇宙的想象。从“嫦娥奔月
  • 南安军
  • 父爱的高度
  • 上海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东方明珠、外滩、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