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咏贫士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陶渊明  文章ID:56066  浏览:

【原文】
    咏贫士
    【晋】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①,孤云独无依。暖暧②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雾③,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④。未夕复来归⑤。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①万族,自然界众多的事物。②暧暧:目光昏暗的样子。③宿雾:夜间的雾气。④翮(hé)
    鸟的翅膀,代指孤鸟,喻作为贫士的诗人。⑤未夕:比喻年龄未老。陶渊明归隐时只四十一岁。

【问题】
    14.这首诗的体裁是(    )。(1分)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近体诗
    15.对本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二句以“孤云”自喻,与各有所托的“万族”形成对比。
    B.中间四句用独鸟比况,表示与逐队群飞的“众鸟”的区别。
    C.由“未夕复来归”可推知本诗当作于《归去来兮辞》之前。
    D.量力而行,遵守大道,宁愿忍受饥寒,可见诗人志趣高洁。
    16.关于末句“已矣何所悲”有以下两种说法,请评析之。(4分)
    【甲】世无“知音”,与前文“万”“众”“孤”的对比呼应。“何所悲”说明寓愤于中,悲不自胜。
    【乙】举世皆依乘风云,而己独无攀援飞翻之志。宁忍饥寒以守志节,纵无知此意者,亦不足悲。

【参考答案】
    14.(1分)C
    15.(3分)C
    16.关于本诗末句的情感,甲乙两个说法是相通的:(1分)甲认为,诗人以一己高洁的坚守来对抗整个社会的肮脏,诗人永远是孤独的,自然悲愤难以言表:(1分)乙认为,诗人坚守志节甘愿忍受一切,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对个人境遇有什么悲伤。(1分)“悲不自胜”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堕落而发,“不足悲”是对自己坚守志节的个人遭遇的自信。(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苦涩的复仇
  • 下一篇:金知州传
  • 【推荐文章】

  •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

    【问题】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阳马生序》和下面的两则【链接...

  • 望江南·幽州九日

    【原文】 望江南 幽州九日① 汪元量②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

  • 九月九日

    【原文】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 浪淘沙

    【原文】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

  • 长门怨二首

    【原文】 长门怨二首 李白 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 南柯子·春景

    【原文】 南柯子 春景 (宋)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

  • 【最新文章】

  •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
  • 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
  • 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钱老人并没完全失去记忆与思
  • 美国纪念孔子背后
  • 26.九(3)班班长李诗雨决定邀请学校王老师
  • ⑥明代文学家为鼓励后生马君则,真实叙写自己
  • 【 】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
  • 通往伟大心灵的最好途径
  • 【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 ①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其弟充以书来请曰:
  •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
  • 据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涵盖数千本期刊
  • 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甲)原始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享鄂州美好家园。”文
  • 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