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待王昭君谢汉帝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柳开  文章ID:56282  浏览:

【原文】
    待王昭君谢汉帝疏①
    [北宋]柳开
    ①臣妾奉诏出妻单于,众谓臣妾有怨愤之心,是不知臣妾之意也。臣妾今因行,敢谢陛下以言,用明臣妾之心无怨愤也。
    ②臣妾少奉明选,得列嫔御;虽年华代谢,芳时易失,未尝敢尤怨于天人;纵绝幸于明主,虚老于深宫,臣妾知命之如是也。【不期国家以戎虏未庭,干戈尚炽,胡马南牧,圣君北忧,虑烦师征,用竭民力】;征前帝之事,兴和亲之策,出臣妾于掖垣②,妻匈奴于沙漠,斯乃国家深思远谋,简劳省费之大计也。臣妾安敢不行矣。况臣妾一妇人,不能违陛下之命也。
    ③(甲)今所以谢陛下者,以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是大臣之事也。(乙)今用臣妾以和于戎,朝廷息轸顾之忧,疆场无侵之患③,尽系于臣妾也。是大臣之事,一旦之功,移于臣妾之身矣。(丙)臣妾始以幽闭为心,宠幸是望,今反有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戎,静边戍之名,垂于万代,是臣妾何有于怨愤也。(丁)愿陛下宫闱中复有如妾者,臣妾身死之后,用妻于单于,则国安危之事,复何足虑于陛下之心乎!
    ④陛下以此安危系于臣妾一妇人,臣妾敢无辞以谢陛下也!”
    【注】①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和亲。②掖垣:指皇宫。③轸顾:深切顾念;侵渔:即侵夺。

【问题】
    22.“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我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学过与本文问题相同的课文是《【    】》。(1分)
    23.下面的句子插入文中甲、乙、丙、丁中的【    】处最恰当。(2分)
    食陛下之重禄,居陛下之崇位者,曰相,宜为陛下谋之;曰将,宜为陛下伐之。
    24.对第②段画线句的写作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交代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背景。
    B.突出当时汉胡战事正酣,君王迫不得已派昭君出塞。
    C.陈述常年战争耗尽民力,显示出塞和亲的重大意义。
    D.描写匈奴南侵势不可挡,表明昭君出塞是为君分忧。
    25.全文代拟王昭君口吻上疏汉文帝,其写作用意是【    】(3分)
    26.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讽刺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22.《谏太宗十思疏》
    23.乙
    24.A
    25.借古(王昭君和亲)讽今(北宋统治者一味妥协求和),或借题发挥
    26.(1)汉统治者将本该由大臣承担的责任加于一个弱女子身上,讽刺了汉元帝做法的荒唐。
    (2)通篇正话反说,表面上反复强调自己心存感谢,实则内心怨愤悲苦,讽刺效果更强。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嵇先生鑘
  • 下一篇:上帝、数据和故事(有删改)
  • 【推荐文章】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原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 6.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

    【问题】 6.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矛盾冲突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分) A....

  •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原文】 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

  • 月夕

    【原文】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

  • 初晴游沧浪亭

    【原文】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 【最新文章】

  •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
  • 乡土婺源
  • 荀卿论
  • 越王勾践墓
  • 复旦大学在建校110周年的校庆日当天发布了新
  • 真的猛士钱玄同
  • 墙南池子的莲花开了,母亲该回来了罢。母亲去
  •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
  •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 神秘黑洞终现身!首张黑洞照片面世
  • 在山阴道上
  • 北京人的扇子
  • 论敏捷
  • 慧庆寺玉兰记
  • ①美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发现领域的领导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