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山其实一直都站在那里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2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谢云  文章ID:56474  浏览:

【原文】
    山其实一直都站在那里
    谢云
    ①【在这座城市绵缠了好几天的雨,总算停了。雨其实是好雨,不仅退去了持续已久的酷暑高温,还将城市里一向灰蒙昏暗的天空,洗得干干净净、朗朗阔阔的,连空气也显得格外清新、温润。】晚饭后在滨河广场散步,妻突然指着西北天际,那一江大水流来的方向,惊喜地说:看,那儿的山!
    ②循着她的手指望去,就看到了那一带依稀的远山。层峦叠嶂,嵯峨相拥,仙人列阵般,远远地站在这座城市的西北方向,宛若一道屏风,又似一堵城墙。雄伟,壮观,又带着些隐约的超尘脱俗的俊逸之气。
    ③那其实是我们都熟悉的山,川西北的山,是岷山和龙门山系的余脉。以前,每次从山里出来,经过江油,都能从车窗外看到它们沉默、敦厚的身影。
    ④那些山,曾经像某种标志和象征一样,站在我们的视野里。
    ⑤但是妻一再感叹:我怎么从来就没看到过呢?神情里满是惊异和不解。我知道,她所说的“从来”,是指在这座城市里生活这段时间。我也知道,以前没能看到,不过是因为那些山被高楼大厦挡住了,被城市里的灰尘雾霭遮蔽了。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就将它们给淡忘了。
    ⑥这样的感叹,我早有过。虽然在这座城里生活还不到一年时间,但每日里骑着自行车匆忙来去,眼睛里只有红绿灯和人流车流,委实没多少空闲的时间和心境去旁顾其他。而究竟忙出了些什么名堂,却是连自己也说不出的。只知道,这一年里,别说远处的山峰,便是头顶的天空,也难得专注地去看上几回。
    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现代生活中一种必然的丧失,但我知道,许多现代都市人都经历着这样的丧失,尽管他们不一定有这种感受。其实,岂止是高天和远山。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丧失掉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远方,比如说梦想,比如说神圣,比如说洁净……宏大的事物正被我们淡化和遗忘,崇高的激情正从我们的心灵中消退和衰竭。我们可怜的灵魂,自然只有在物质和商业气息的包围下,一天天变得简单而脆弱,甚至,连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也越来越渺茫,越来越稀薄。
    ⑧智者乐水,仁得乐山。可是现在,【山,这种曾被古人视为生命依托的事物,早从我们的心灵中自觉不自觉地潜逸了,隐遁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这样诗意、禅意的美好心境,在我们的生活,自然也早已不复存在了。
    ⑨但是,山站在那里。不管我们需不需要,也不管我们在不在意。它只是站着,远远地站着,静静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站着,以便让我们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它,呆呆地看着它,想一想什么,或什么也不想,发两句感叹,或者像它一样,沉默无言。
    ⑩望着那些山,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在我心里慢慢地苏醒,并像水一样盈漾开来。我知道,那是属于过去,属于记忆的——在那些远山的更里面,在那座四面被山簇拥的小城里,我生活了整整九年时间。九年里,我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洒在了那片土地上,我把自己的感情和梦想,放逐在了那片土地上。而那些山,也如铭如刻一般,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血液和灵魂里。
    11记得,那小城的北边,有一座人称“北山”的,是我寓居小城时时常光顾的。山不险峻,也不崔嵬,所以无甚大的名气。但无名又自有无名的妙处:人迹稀少,山也便闲且静,雍容沉稳;极适宜独旅漫步,游目骋怀,迩想遐思。我在那里消磨掉了无数的周末和黄昏,充分地体悟到与山悠然相对时,内心平静、散淡、安祥有致的况味。像《圣经》里说的:“让我们把头转向群山,群山会给我们以帮助。”
    12然后离开它,到了现在这座城里,在车流人流中奔波忙碌,无悲无喜,无忧无乐,渐渐就忘却了那些与山有关的日子。没想到,山却仍是站在那里,让我在不经意间,又暖暖地想起,想起自己的生命中,曾经有一段与山有关的日子,想起自己曾经有过那样一段美好的生活。
    13山,其实一直都站在那里。就像天空,一直都那么旷阔地空在那里。
    (选自《中华散文》2005年第9期,有删改)

【问题】
    7.第①段画线句在文章中有何作用?(2分)
    8.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2分)
    9.下列对第11段所写“北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山”虽然不大,作者却把它看成寄寓情感寄托梦想的妙处。
    B.“北山”的闲静雍容使作者忘情其中,内心平静没有烦恼忧伤。
    C.“北山”中留有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融进了作者的血液和灵魂。
    D.作者写对“北山”的独特情感,使得文章的抒情真实而不空泛。
    10.从全文看,“一直都站在那里”的山有哪些特点?(3分)
    11.本文标题颇有意味,结合“其实”、“一直”、“站”等词语对其进行赏析。(4分)
    12.综观全文,作者看山得到了哪些收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阅读感悟。(6分)

【参考答案】
    7、对环境进行描写,引起下文(1分),同时也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1分)。
    8、生活中,由于我们的心灵变得麻木(1分),忽视或远离或丧失了那些充满诗意的美好心境(1分)。
    9、B
    10、雄伟、壮观(1分);超尘脱俗,隐约、俊逸(1分);沉默无言(1分)。
    11、作者在标题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站”字的运用,赋予山以生命(1分);而副词“一直”的运用,写出了山始终都站立在那里(1分);“其实”的运用,揭示出不管你看见与没看见,山一直都站立在那里的本质(1分)。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得文章的标题既饱含哲理,又充满诗意(1分)。
    12、通过一次雨后看山的经历,作者发现许多现代都市人在物质和商业气息的包围下,丧失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淡化和遗忘了远方、梦想、神圣和宏大的事物等;崇高的激情正从我们的心灵中消退和衰竭(1分);我们的灵魂一天天变得简单而脆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越来越渺茫(1分)。领悟到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要保持平静、散淡、安祥的心态,关注和享受那时刻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美(1分)。
    阅读完本文,作者抒发的情感或文中蕴含哲理的文字触动了我的内心(1分),在繁忙的现代学习生活中,我们也曾忽视身边的亲情和美好的东西(1分),我明白了,要保持空闲的时间和平静心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明白活着的目的和意义,眺望远方,铭记宏大的事物,点燃崇高的生命激情(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下一篇:赤壁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