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凫绎先生诗集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3年6月26日
作者:苏轼  文章ID:56514  浏览:

【原文】
    凫绎先生诗集叙
    苏轼
    ①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①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史之不阙文,与马之不借人也,岂有损益于世也哉?然且识之,以为世之君子长者,日以远矣,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俗,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是二者虽不足以损益,而君子长者之泽在焉,则孔子识之,而况其足以损益于世者□。
    ②昔吾先君适京师,与卿士大夫游,归以语轼曰:“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而道将散矣。士慕远而忽近,贵华而残实,吾已见共兆矣。”以鲁人凫绎先生之诗文十余篇示轼曰:“小子识之。后数十年,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③其后二十余年,先君既没,而其言存。士之为文者,莫不超然出于形器之表,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轼是以悲于孔子之言,而怀先君之遗训,益求先生之文,而得之于其子复,乃录而藏之。先生讳太初,字醇之,姓颜氏,先师究公之四十七世孙云。
    注:①史之阙文:史书上有存疑的地方。

【问题】
    24.从后文来看,第①段孔子“今亡矣夫”所感叹的应是(    )。(2分)
    A.淳厚朴实的美德风气
    B.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
    C.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D.超然物外的酒脱性格
    25.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分)
    A.矣
    B.乎
    C.耳
    D.也
    26.关于文中苏轼“先君”的表述,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2分)
    A.苏轼的“先君”对于文道的衰亡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B.苏轼的“先君”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先见之明。
    C.苏轼的“先君”的话语,表现了他对凫绎先生的高度评价。
    D.苏轼的“先君”为了延续凫绎先生的诗文,对苏轼殷殷嘱托。
    27.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8.苏轼对凫绎先生的诗文“录而藏之”,评析此举在当时的现实意义。(4分)

【参考答案】
    24.(2分)A
    25.(1分)B
    26.(2分)D
    27.(3分)运用比喻(或运用整句),把凫绛先生的诗文比作为可以疗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药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凫绎先生的诗文有益于国家民生,针砭时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用。
    28.(4分)在当时,社会上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文风泛滥,而像凫绎先生这样直言不讳、反应现实的文章却得不到重视,苏轼的行为明确表明了他对凫绎先生诗文风格的支持,这对于改变当时的不良文风具有积极意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陈音,字师召,莆田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
  • 下一篇:(1)中国哲学智慧对人类永续发展可能作出更大贡献。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