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传
作者:未知 文章ID:56981 浏览:
【原文】
刘昌传
①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善骑射。天宝末,从河南防御使张介然讨安禄山,授易州遂城府左果毅。史朝义兵围宋州,城中食尽且降。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来援,今廪麹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岑听之。【昌乃被铠登城,以忠义谕贼,贼畏不敢攻。】俄而光弼援兵至,贼夜溃。
②刘玄佐领宣武节度使,擢昌左厢兵马使。李希烈取汴,玄佐别将高翼提精卒守襄邑,城陷,翼赴水死,江淮大震。昌以兵三千守宁陵,希烈众五万攻之,昌掘堑以遏地道,相拒凡四十余日,贼数败,乃解围去。更攻陈州,昌从玄佐以浙西兵三万救之。西去陈五十里,昌薄其军,大战破之,禽贼将翟曜,希烈奔还蔡州。
③贞元三年入朝,诏以宣武兵八千北出五原。士卒有逗留沮事者,斩三百人乃行,举军慑伏。岁余,改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七年,城平凉,开地二百里,扼弹筝峡。又西筑保定,捍青石岭,凡七城二堡,旬日就。【城平凉,当劫盟后,将士骸骨不藏,昌始命瘗之。夕梦若诣昌厚谢者,昌具以闻。】德宗下诏哀痛,出衣数百称,官为赛具①,敛以棺槥,分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士曰怀忠冢,葬浅水原,诏翰林学士为铭识其所。【昌盛陈兵卫县牢醴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昌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锐新,边障妥宁。】及感疾,诏赴京师。未行,卒,年六十五,赠司空。
(选自《新唐书·列传九十五》,有删改)
注:①赛具:祭祀用的酒肴与食器。
【问题】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西去陈五十里,昌【薄】其军( )
(2)凡七城二堡,旬日【就】( )
16.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以忠义【谕】贼( )
A.阐明
B.知道
C.教导
D.了解
(2)士卒有逗留【沮】事者( )
A.阻止
B.败坏
C.颓丧
D.诋毁
1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城中食尽【且】降 【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B.昌掘堑【以】遏地道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C.斩三百人【乃】行 【乃】奋臂以指拨眦(《左忠毅公逸事》)
D.出衣数百称,官【为】赛具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18.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城平凉,当劫盟后,将士骸骨不藏,昌始命瘗之。夕梦若诣昌厚谢者,昌具以闻。
19.第③段画浪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3分)
昌盛陈兵卫具牢醴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
20.第①段“登城谕贼”和第③段“在边十五年”分别塑造了刘昌【 】;【 】和【 】的形象。(3分)(要求用四字短语)
【参考答案】
15.(2分)(1)接近,靠近,逼近 (2)完成
16.(2分)(1)C (2)B
17.(3分)A、B
18.(5分)在平凉建城时,恰逢会盟失败之后,牺牲将士的尸骨全都暴露荒野没有掩埋,刘昌(到任后)才开始下令埋葬他们。当天晚上刘昌就梦到有人前来他这儿深谢,他把情况全部上报让朝廷知道。(关键词:“城”“诣”“瘗”“闻”各1分,语意1分)
19.(3分)昌盛陈兵卫/具牢醴/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1处1分)
20.(3分)大义凛然(“智勇双全”是否更好?)
身先士卒
戍边有方(顺序不能颠倒,意思接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昌,字公明,是汴州开封人。他擅长骑马射箭。天宝末年,他跟随河南防御使张介然讨伐安禄山。史朝义军队包围时,城里粮食吃完了,官兵们将要投降。刘昌劝刺史李岑说:“李光弼就在河阳,江淮一带驻军很多,他一定会前来救援。现在仓库里酿酒的原料还很多,如果研成碎末来吃,军队还可以支撑二十天,那么救兵就等到了。”李岑听从了他的意见。刘昌于是就身披重铠登上城墙,用忠诚节义的大道理教导叛军,叛军因害怕而不敢攻城。不久,李光弼的救援部队到达了,叛军当晚就败逃。
刘玄佐担任宣武节度使时,提拔刘昌担任左厢兵马使。李希烈攻打汴州时,刘玄佐的别将高翼率领精兵防守襄邑,城池陷落后,高翼投水死亡,于是江淮一带大震动。刘昌率领三千士兵防守宁陵时,李希烈部队五万人进攻他。刘昌挖掘壕沟来阻止叛军挖地道,抵挡叛军总共四十多天,叛军屡次遭受失败,才解除包围撤离。接着李希烈又进攻陈州,刘昌跟随刘玄佐率领三万浙西军前去救援。在西边距离陈州五十里时,刘昌逼近李希烈军队,大战击败李军,并活捉了叛将翟曜。于是李希烈逃回蔡州。
贞元三年进入朝廷,朝廷命令他率领八千宣武兵向北到达五原驻防。士兵中有人逗留败坏事情,刘昌杀了三百人后才出发,全军士兵害怕屈服。一年多,他调任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使。贞元七年,他在平凉筑城,开拓了二百里边疆,扼守着弹筝峡。接着他又建保定堡,保卫着青石岭。他总共建造了七座城两个堡,并在十天内完工。当初在平凉建城时,恰逢会盟失败之后,牺牲将士的尸骨全都暴露荒野没有掩埋,刘昌到任后才开始下令埋葬他们。当天晚上刘昌就梦到有人前来他这儿深谢,他把情况全部上报让朝廷知道。德宗皇帝下令要深深哀悼,朝廷要拿出几百套衣服,地方官府要置办祭祀用品,用小棺材装殓尸骨,还要分开建造两个大坟,大将坟叫旌义冢,士兵坟叫怀忠冢,尸骨安葬在浅水原上,同时下令翰林学士撰写墓志铭标记在那安葬地。祭奠时刘昌大规模集中士兵,准备了牲品和甜酒,率领各位将军穿白衣到坟前。戍边的士兵看到后没有人不感动哭泣。刘昌戍守边疆总共十五年,他亲自率领士兵开垦田地。三年后军队就有多余的粮食,兵器崭新锋利,边疆一片安宁。到了患病时,朝廷下令让他回到京城。他还没动身,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五,朝廷追封他为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