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河路争桥

发布时间:2022年1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詹克明  文章ID:57117  浏览:

【原文】
    河路争桥
    詹克明
    “河”行东西,“路”穿南北,会于中土,立地成桥。
    “桥”直插河底,纵接于路。当属河耶路耶?一时引得河路相争。
    ①河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水就不会有桥,可见桥当归“水”所有。
    路曰:大都市的“立交桥”都没有水,它们也是桥。况且,许多高架路实际上就是绵延在空中的“高架桥”。可见桥路(a)。
    ②河:“小桥流水人家”多么富有诗意!可见“桥”与“水”乃天作地设之(b)。
    路:陆务观有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乃是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这不仅是“路”,还是交通干道。所系之“桥”虽是断桥,但自古以来便与“驿路”(c)。
    ③河:“兰州黄河第一桥”,“郑州黄河大铁桥”,“武汉长江大桥”,“杭州钱塘江大桥”……这些桥都与河名相连,当属于谁,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就已见分晓。【怎么从来没见在上面镌有路牌呢?】
    路:没有路标牌号不一定就不重要。天安门坐落在北京“十里长安道”的正中央。天安门以东是“东长安街”,以西是“西长安街”,各自编制门牌号数。请问“天安门”在长安街上门牌几号?此乃“中华第一门”,同样没有路名牌号。
    ④河:最原始的桥当是浅水中的几块小石矶,人兽都可以踩着过河。这些石头原本就是河床的一部分,作为桥的雏形,自打老祖宗起这“桥”就是完完全全属于河的。一句曾经风靡全国的金科玉律——“摸着石头过河”,无意中也流露出对它的某种原始回归情结。
    路:按照现代技术我可以建造一座斜拉桥,用斜缆将梁身悬吊。不仅河中不见一个桥墩,更无须在岸边建造桥堍,整座桥高悬于河流上方,与河水、河床、河岸全不搭界,【它又怎么会属于河呢?】
    ⑤河:河道运输本是农耕文明的产物。特别是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为便于大型木船通航,所建之桥多为桥洞高阔之拱桥。这些为水运而建之桥显然当附属于水。
    路:首先,河流本身并不需要桥;其次,桥在方向上与路完全一致,却与河的流向交叉;第三,桥在高度上也与路完全相同,却与水面背离;第四,桥天然地与路连在一起,路之不存,桥将焉附。
    ⑥河:非也!桥与路并非存在必然联系。天安门前金水河上并排着五座金水桥,前后并无五条路,它们所连接的却是整整一座大广场。【你能把“广场”称为“五条路”吗?】
    路:从形制上看,路是“干”,河是“湿”,桥亦是“干”,与路“同质”,自然被路引为同类。
    ⑦河:不一定!古罗马时代的“渡槽”都是拱形桥结构,由一连串拱形桥洞连成,渡槽里面流的是“水”,与“河”(d)!
    路:河流乃自然地理之产物,而路则完全是人类文明产物。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桥同样是人类文明成果,当然要与路归为一类。
    ⑧河:自从有了人类,河流就已不再是完完全全的自然之物了。除了天然河流还有人工运河。
    中国的自然水系多为东西流向,故南北交通和运输较为困难。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不仅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还连接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区,使中华文明得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条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堪称“世界级”的人类文明成果!
    路:桥两边所连接的都是完全等同的路。倘若一座大桥修建得十分平直,不仅使用了与公路完全相同的水泥材质,而且桥面宽度也与公路等宽,人从桥上驱车而过,他根本感受不到下面有桥的存在。桥面与路面如此浑然一体,感官上都无从分辨,【这样的桥还能不属于路吗?】
    ……
    河路争桥如此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欲请“桥”来评判一番,给双方分个高下。
    桥静听多时,自认为:吾桥原本非路非河,独成一类,焉能归属其他异类?故“桥属河还是属路”是一个“伪命题”。权且扬汤止沸,略抒己见:
    客观上看,桥断路必断,而河尚可通。由是观之,桥更为路之所需。但若仅仅为着路通而建,填石拦河,夯土筑路似更为简便。但如此堵水,更像筑“坝”,绝非架桥。“坝”:繁体字为“壩”,只顾“自通”,阻断河通,虽是土物难掩霸气。而“桥”既确保路通,又不碍河通,可见,桥乃是□□□□□□……□□□□□□。
    二位以为如何?
    河路齐声称:“善!”
    (原载《文汇报》,有删改)

【问题】
    1.文中a、b、c、d四处括号内,依次填入最恰当词语的一项是(    )。(3分)
    A.同质    相通    联姻    同宗
    B.同宗    联姻    同质    相通
    C.同宗    联姻    相通    同质
    D.同质    同宗    联姻    相通
    2.下面三个回合中的实例,是为了反驳对方怎样的观点而列举的?(3分)

回合
 
 
古罗马“渡槽”
立交桥、高架桥
天安门
 
    3.河路相争的8个回合中,这些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
    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回合中,河路分别用古诗证明“桥”的归属,有理有趣。
    B.俗话“摸着石头过河”中,“石头”其实也可看作最原始的“桥”。
    C.第⑧回合对京杭大运河的详细介绍,是突出这项工程的伟大。
    D.桥既确保路通,又不碍河通,原本非路非河,自当独成一类。
    5.文章最后方框处是“桥”的一段总结语,请根据上下文正确填写(不超过35字)。(3分)
    6.作为一篇科普小品,本文有何特色,请作简要评析。(4分)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①有水就有桥;③桥与河相连,而无路牌;⑦路、桥都是“干”的。
    3.(2分)用反问句,以增强辩驳的气势。
    4.(3分)C
    5.(3分)应河路纵横交会而生,属双方共同成就之物,无法厘清为哪一方所独特。
    6.(4分)形式新颖,让河路以拟人的手法进行“辩论”,很自然地介绍了“桥”的历史、文化、形制、特征等内容;语言活泼,又诙谐生动,(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略)。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五洲夜发
  • 下一篇:夜雨扬州千年梦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