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作者:未知 文章ID:57501 浏览:
【原文】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托尔斯泰是俄国经典文学家和中国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人。正当中国人在西学东渐,乃至洋枪洋炮的威逼下,痛感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足以保身,终于喊出“打倒孔家店”之时,托尔斯泰却在执着地译介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要用【自己想象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拯救世界——在近代世界从物质到精神上全面瞩目西方的时代,托尔斯泰一生的精神探索恰恰是从西方走向的东方。这一“人文奇观”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值得探索反思。在人们疾呼人文精神衰弱的当今现代世界,人类愈来愈意识到,西方唯科学主义不能解决道德价值、人生意义这些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是,由思考托尔斯泰对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借鉴和共识关系,反观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利弊得失及其对当代世界的价值,正是该专论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的“迂阔”】中发现一些深邃的东西: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中对人自身生命价值、对现世人生意义、对人文世界的关注,对天人的关系、对个人与人群间关系的独特而智慧的理解,对“天地一体之仁”境界的乞求,的确可以作为对当今人文精神危机的一种反思,来针砭人生意义的失落、道德价值的沦丧导致的一系列“现代化社会病症”来纠正人与大自然间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危机,使人类社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缺乏西方个性意识,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和对客观世界执著的求知、征服、改造的能动精神、批判精神,形成消极保守,因循守旧的民族心理,又是使用权中国长期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反思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的成败利钝,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覆辙,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人文精神危机的拯救,都有现实意义。
专论力求把对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关系的研究,放到托尔斯泰所自制民族文化背景和历史的背景中,放在托尔斯泰一生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进程中,把思想家托尔斯泰和艺术家托尔斯泰统一起来,特别注意联系其艺术实践、生平事迹,才能做到知人论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托尔斯泰是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探索借鉴的。专论作者也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防止孤立地类比研究。
专论力图借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比较文化学方法,关注意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说出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注意避免一些比较文学研究中过于宏观空泛或简单机械对比的偏颇,以“伤十指不如断一指”为指导思想,解剖托尔斯泰这“一只麻雀”;不是从理论思辨出发,而是从大量史实资料出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作为作家专论研究,力求从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相契合这一新的视角,发现一个新的托尔斯泰,从而对托尔斯泰的一系列重要作品从新的视角做出新的解读。
【问题】
14、反思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4分)
15、解释下列短语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自己想象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3分)
(2)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探索的“迂阔”(3分)
16、简答。(8分)
(1)简要概括文中画线的两处“全方位研究”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第一处:
(2)你怎样理解“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和“解剖‘这一只麻雀’”这两个比喻。(两个答案均不超过20字)(4分)
比喻一:
比喻二:
17、试就文中所说的“反思”的某一问题,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4分)
【参考答案】
14、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人文精神失落的覆辙有重要意义。
15、(1)融有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托尔斯泰思想。
(2)托尔斯泰研究中国文化思想的执著精神。
16、(1)第一处,作者从托尔斯泰的民族,历史,时代,经历,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第二处,作者从史实出发,结合中俄文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2)比喻一:不作空泛的研究,要抓住一点作深入研究。比喻二:抓住典型性事例,进行深入的剖析。
17、紧紧围绕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中深邃的内容:对人自身生命价值,对现世人生意义,对人文世界的关注,对天人关系、对个人与人群间的关系,以及对“天地一体之仁“境界的追求。(2)联系实际,谈古论今。(3)就其一点,谈深谈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