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潾《白牡丹》 欧阳修《白牡丹》
作者:未知 文章ID:59076 浏览:
【原文】
两首《白牡丹》
白牡丹
裴潾(唐)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赏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白牡丹
欧阳修(宋)
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
【问题】
⑴对第一首《白牡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残”,即残春,也叫暮春,是每年春天的最后一个月,这和王羲之兰亭集会的时间大致是一样的。
B.“惜”是“舍不得错过”之意,和《过秦论》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爱”字不是一个意思。
C.一个“争”字,将世家子弟争先恐后去慈恩寺观赏紫牡丹借以互相攀比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D.“玉盘”是月亮的别称,中国古典文学中月亮的别称还有很多,例如:月轮、玉户、婵娟、玉桂等等。
⑵欧阳修是如何描绘白牡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⑶同样是写白牡丹,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2分)D
“玉户”不是月亮的别称,形容楼阁华丽。《春江花月夜》中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诗句。
(2)(2分)写出以下一种手法1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1分。
①联想(想象):诗人以奇特的联想和想象,将白牡丹的盛开的景象描绘得多姿优雅。
②借代(拟人):第一句中诗人用月亮中的蟾蜍借代月亮,运用拟人手法,写“月亮的精气和雪的魂魄孕育出像白云的一样皎洁的白牡丹的根须”。
③比喻:将在夜晚露宿白牡丹,比作“藏在枝头一块块无瑕的琼玉”;将在晴朗庭院的晨风中盛开的雪白的牡丹花比作“一盏盏白色的银杯”。
④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第一三四句写出了白牡丹的姿容曼妙、美丽动人,第二句则表现了白牡丹的清香扑鼻的特点。
(3)(4分)①裴诗:将名贵却略显庸俗的紫牡丹和超凡脱俗、优雅高洁却无人欣赏的白牡丹对比,(1分)诗人表达了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处境的同情,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1分)。
②欧诗: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手法,(1分)盛赞了牡丹的纯洁、美丽、姿容曼妙的特点(1分)。